忠勤伯府收到的牛肉,看著就是牛腱子肉,翠花直接鹵上了,只等鹵透入味泡起來,吃的時候再撈出來切片便是。給胡老爹和老袁頭他們幾個下酒最好!
羊肉去皮,且成了拇指大小的肉塊,調了燒烤料進去,孜然咸香口適合不吃辣的孩子,加了辣椒面兒合適重口味的大人。大夏勛貴們對羊肉的喜愛超過了豬肉,廚子們也愛在羊肉上下功夫。
小五對二舅娶二舅母那會的粉蒸肉念念不忘,翠花一口氣用十斤豬肉做了:蒸排骨、粉蒸肉、咸燒白、蒸香碗若干。
社糕是二嫂范璟菁張羅的,她用的是大米面粉,在發酵好的米粉中加入杏仁、核桃仁、大棗、紅糖、蜂蜜,然后上蒸籠。
其實就是用的發糕的做法,不過是加入的配角多了一些。
社飯,蜀地人有蜀地的傳統做法,張氏成了今日兩家社飯的操持者。
選出了今年還留著的偏肥的臘肉,用火燒一下,然后洗盡切小丁備用,野蔥挑了嫩嫩的,切成小段放入盤中備用。
牛肉、羊肉、豬腰、雞胸肉之類的菜肴,切成棋子大小的細片。再用耗油、醬油、紹酒等調料腌制入味。配菜胡蘿卜切丁,青豌豆備用。
切成丁的臘肉下鍋炒出油,油出得差不多后,再加蔥姜蒜爆香后,放入胡蘿卜和青豌豆,繼續翻炒均勻。
最后加腌制后的其它肉片,炒到肉有七成熟后,就可以出鍋裝盤備用。
淘洗干凈的粳米放入適量的水,煮開后,加入適量糯米,糯米和粳米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放。
等煮到一半時,開鍋加入事先炒好的肉和菜蔬丁,加入其中,并拌勻。
接著用筷子插入米飯中,多插幾個透氣孔,讓米飯內外受熱均勻,然后沿著鍋邊加入一定量的油。
做好后,就蓋好蓋子,小火燜煮,直到米飯煮熟。
社飯熟的時候,香氣撲鼻,粳米和糯米飯被各種肉香裹滿。再撒上切得細碎的野蔥,紅的、綠的,煞是好看。
吃起來肉鮮、菜蔬丁爽脆可口,粳米和糯米的混搭的口感,糯又不粘牙。真真的,老少皆宜,讓人食欲大開,不干個三大碗不滿足。
除了留了自家吃的,還要給村里相熟的人家各送上一碗,蜀地來的老鄉人,袁府沒落下一個。送的多,收的也不少,真應了那句“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別家的”!
翠花的記憶中,她出嫁前張氏也是做過幾次社飯的,雖然以前的肉類沒有如今的豐富。記憶疊加,美味加倍啊。
“昂嗚,肉肉全都加在飯里原來這么香,娘,以后都這么煮飯吧?”小六邊吃邊感嘆,要是沒有里面的胡蘿卜丁就更好了。
“什么節日吃什么樣的飯,天天吃還不膩呀?”
“不膩,不膩!”幾個小家伙齊齊搖頭,用行動表示他們還能繼續吃。
“可惜爹吃不到這么好吃的肉飯呢,娘,我幫爹和哥哥們多吃一碗吧?”
“你爹肯定在大海上吃著大魚大蝦呢,不差咱這點社飯吃!”
孝子小五:真遺憾!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