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協議才簽字簽的爽快。
協議書是江畔親自擬定的,許銳再次感嘆江畔這個人做事情做的過分周密嚴謹。
江畔吃著烤地瓜,慢悠悠地說:“其實我是個心軟善良的利己主義者,一般情況下我非常討厭吃虧,但是個別情況我又心甘樂意愿意吃虧。”
許銳看著江畔,給出客觀評價,“我好像知道為什么見月小姐跟你離婚后又愿意跟你復合了。”
江畔瞪他一眼,沒說話。
薛卉突然好奇為什么協議書現在才說,應該之前就擬定好,白天的時候拿出來讓他們簽。
許銳替江畔回答了,“因為這里有私心。”
江畔沒否認這句,但還是加了句,“許銳你老板是個生意人,這份協議他會很贊同。”
協議書在村長的帶頭下,簽的也順利,有市政府的支持,百姓們的熱情也高。
關于這方面涉及的知識,普遍村民是不懂得,江畔就是要鉆這個空子,是有些不厚道,但經過這次的事,她確信自己這么做是對的。
又待了一天,許銳和薛卉都回去了,江畔沒走,她還要再待兩天,處理點私人事情。
給見月的理由是家里的兩條狗需要喂養和陪伴。
見月立刻爽快地讓江畔待到趙翠萍他們回家。
江畔忍俊不禁,跟見月聊會孩子才依依不舍掛斷電話。
夜深人靜,江畔獨自一人睡在這個陌生卻又熟悉的“家”心境變得不一樣了。
有點真把這里當家了。
當然,江畔依舊清醒,這里不是她的家。
現在不是,以后也不會是。
第二天吃過早飯,江畔就回到田間小屋收拾,她前腳剛到,后腳村長帶著幾個人來幫她收拾。
屋里屋外被砸的不像個樣,玻璃門窗都被弄爛了,能拿走的也都被人拿走了。
村長說:“小畔,屋里的東西不是咱莊上拿的,你要是想要回來,叔帶你去要。”
江畔當然不會再要,表示不必了。
村長和那幾位挺不好意思的,江畔對他們也表示她有錯,態度那叫一個謙卑,弄得他們干起活來特別賣力。
用了一天,收拾妥當,村長說玻璃門窗去鎮上找人安裝,江畔婉拒,架不住老鄉們的熱情,她只好松口,同時說著感謝。
屋里的家具不著急買,畢竟現在不在這睡,江畔盤算著下一步去地里看看,許銳臨走前安排好了一些干活的整地。
被老鄉拿回家的塑料紙和鋼管,這兩天陸陸續續如數歸還。
各村的村長集合,把這事安排的明明白白,都用不著江畔操心。
江畔想,這叫穿越者光環嗎,挺爽的。
沒長成熟的土豆只能以可惜告終,村長說個頭大的一些被某些村民拾家里去了,個頭小也拾去喂豬喂雞鴨鵝吃,也破壞了不少。
聽了村長的話,江畔說:“只要沒浪費就好。”
無論是破壞的還是搶去的,江畔都已不在乎,土地上的事重心放在了年后。
現在有了政府的支持,這才是開始。
忙起來的時間總是過得快,不知不覺中江畔獨自在這里待了一周。
每天都會跟見月視頻電話,卻還是架不住見月念叨江畔為什么還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