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被秘書給拿進去給縣領導,先掃一眼版面,道“下水村的知青”
下水村他剛給完豬肉,印象深著呢,興致一下子就從三分到了七分,別的先不看,先把這個知青的文先看了。
縣領導有的習慣,只要是單位里訂的報紙他都會看一遍。知青大部分寫的都是苦大仇深的
縣領導并不喜歡這樣的文章,的確,把他們從大地方弄到鄉村來支援是挺苦的,但是哪兒不苦。
城里供應的糧食,都是村頭地里種出來的。災荒年的時候村里頭勒緊褲腰帶,自己少吃一口,也沒少給城里運糧。
村子里給他們糧食,他們幫著勞動,帶來一些知識文化,是互利互惠的好事兒,況且要真是細追究來,村里吃虧的更多知青沒有幾個能干活的。村里還得負擔知青的口糧。
也不要他們感恩,但至少不能指著鼻子罵。
縣領導看了一下沈舟的文,剛一看,就嘖了一聲,這個文章倒跟以往的不同
寫的活潑,還交代了分豬肉的事兒。光看到這文章都有分豬肉的畫面感了。
他這個做主給下水村分豬肉的領導,一見還有人把他辦的這個實事兒給寫出來了,全村熱火朝天的那個氣氛。他這個做領導的看著也高興。
縣領導硬是看了兩遍左右。把秘書叫過來道“這個下水村的知青文章寫的好”
秘書進來一目十行的看了下文章,笑道“可不,真是有才華。”心說,下水村的村干部都沒有小知青會來事兒。四百多斤的豬肉分下去了,咋不知道寫個報告交上來。
幸虧小知青寫了還登報了。把分豬肉的場面寫的熱熱鬧鬧的。不然吶,送出去的好東西沒個謝,說不定以后分好處的時候就沒他們了。
縣領導道“這個報紙給下水村寄一份,知識青年就要有個樣子。能干活,能寫文,工具把式、筆桿子兩手抓,才是好知青。”
秘書笑道“哎,明白了。”立刻著手處理這個事兒。
縣領導滿意的點了點頭。
第二天,全參加知青的人去縣里參加考試。牛村長一聽,頓時大怒“活兒不干,天天找借口躲懶。今天誰請假,一人扣五個公分”
本來知青不好管,這一天天心活泛了,在村里更是呆不住。
牛村長給大伙兒罵的狗血噴頭,一共二十多個知青報名。聽到牛村長這個話,立刻就有十個人打消了念頭,他們現在一天才能賺兩個公分。請半天假扣兩天半的工,實在是受不了
其他的人被罵的皮實了還好,鄧毅在里頭臊的滿臉通紅。他是知青所的小頭頭,叫出去也是有名有姓的被村長無差別的攻擊了,總覺得全世界都在笑話他。
沈舟還好
跟著他們去縣里,走著去,到了縣里參加考試。在一個大的禮堂里。能容納好幾百人,但來參加的知青們只有兩百多個,根本沒坐滿。
知青所的劉哥主持的這個事兒,給他們一組命題,讓他們暢所欲言。只給發兩頁紙,而且不能修改,寫完的可以先走。
沈舟拿起筆就開始寫
鄧毅坐在他后面,冷笑了一聲,好好的醞釀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