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天的時間轉瞬即逝,開業當日,半個村的人都不見了。大隊書記帶著不多的勞力干活。
“那邊啥樣啊”村民們干活沒有動力,都在八卦,想去看看。但是村里的地得有人管,不能都去,不然縣里街道辦的都得驚動。
大隊書記也好奇,道“哎,要不是陪著你們,我也去了,小知青也邀請我來著”
村里的人感動的看著大隊書記,還是他們大隊書記好,跟他們同甘共苦的。
但真相是,他們抽簽,大隊書記抽中了紅簽,這才留下的。不然以為他會在這啊他連家里最體面的一件衣服都找出來了,結果沒去上,這會兒催著大伙兒干活都沒那么用力了,心思早飛到城里去了。
不到十點多,大批的村民就回來了。他們說是過去幫忙,其實就是去湊湊熱鬧,一共去了五十多個人。
八點多到那,呆了半個小時,村長就攆他們回來了。說他們礙手礙腳的。
頂著熱天回來的。
嗓子怪干巴的,這會兒顧不上回家喝水,趕緊下了地,就是為了說這一趟的見聞。哎呦可真是開了眼界了
村里那些留守沒去上的也開始詢問“怎么樣那邊好不好。”
徐寡婦道“好,就沒見過比那更好的地方。外頭裝修的可氣派了,老高的門柱子。玻璃锃亮锃亮的,在外頭就能看見里面的人。”
“所有人穿一樣的衣服,上面還有字呢”
“在鋼鐵廠的對面,那可是縣里的好位置啊。”
“我家那小子選上了,現在被安排在后廚串串。人家那后廚比咱家都干凈。光串串的就有八個人。穿的串都快堆山填海了。那么大的盆子能摞七八摞。你們說能有那么多人吃么”
“能,縣里頭人舍得吃。”大伙兒說著“你們沒在那吃點啊。”他們都饞了,都打算等下次公社放假去縣里,也豁出去了,去沈舟他們那消費消費。
“我們都帶了錢去的,但是人家還沒剪彩呢。村長給我們攆回來了。”徐寡婦說著,她兒媳婦選上了,光新衣服就發了兩套。原本是村里最窮的人家,現在體面了起來
徐寡婦回來好一頓吹捧,說沈舟那個涮串店天上有地下無的。弄的其他沒選上的人家都快酸死了。
白大娘平日里跟徐寡婦不合,白大娘的兒子這次就沒選上,現在聽徐寡婦說這些話,別提多刺耳了。在旁邊忍不住罵道“真的,一把年紀了還賣騷。瞧給她牛氣的”
白大娘的酸話都沒引起別人的注意。大伙兒都在圍著徐寡婦,引她再說點。
村里一并去的人不少。但大伙兒說的沒有她精彩。啥話經徐寡婦這么一說,活靈活現似的,聽幾遍都不膩。
村里的人圍著夸獎“小知青來的時候我就說他不一般。”
“你啥時候說過”
“就他來那會兒啊”
“下次放假咱去吃點唄”
“去唄。我到時候買個五毛錢的。”
“哎呦,大放血啊。”
回村的人討論的熱熱鬧鬧的。留在這邊的人也挺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