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換了統一服裝,圍裙上寫了阿舟涮串。曾經那個沒什么存在感的小知青,現在跟村長,縣領導,李書記,高老,蘇爺爺他們站在一塊。
其他的知青都在忙著。
廚房里楊元在那炒料,已經炒了一上午了,酸甜汁和麻辣醬都已經熬了五十多斤了,羅志在后面穿串。
劉旺在前面大鍋前準備燙菜燙串,他的副手竟是鄧毅。
劉旺還挺不自在的。以前在知青所的時候,鄧毅可是他領導。后來人家成了村長的女婿,地位比他高,劉旺慫慫的對鄧毅道“要不你燙,我在旁邊輔助你”
趕集的時候,他就給沈舟做輔助來著。
鄧毅道“你不用這么緊張,該咋樣咋樣。”他來這,就是服從分配。王時坐在柜臺前收錢入賬。
還有幾個人做服務員,這會兒閑著無事把桌椅板凳擦的都反光了。完全可以當鏡子用了。
店里掛了一個石英鐘,抬眼就能看見時間,這可方便多了。王時一直盯著時間呢,瞧著差不多了,趕緊跟出去跟他說“沈舟,還有三分鐘就十點十八分了。”開門做生意都選個好彩頭,圖個順當。
十點十八分來這邊剪彩開業了。
“好。”沈舟說著。旁邊的村長趕緊拿起大紅花。
村長沒做過這樣的儀式,總怕做不好。衣服領子都給拽的板板正正的。
參加剪裁的一共六人,有李秘書,縣領導,沈舟,高老,蘇爺爺,還有村長。一說要開始了,村長的手都有點哆嗦了。
旁邊有人緊急趕到,扛著大部頭的相機,緊趕慢趕的道“我是北地日報的。”主編帶著所有手下過來吃席。
他們這是小地方,報社也不大,頭一次遇到這么講究的飯館。自然把牌面也得給弄足了。
李秘書的眼中閃爍出驚喜,完全不知道這邊還有這種安排。這是能上報紙啊
連他這個領導大秘都沒想到,果然沈舟不是一般人,想的就是比別人周到。
縣領導見記者來,也精神了,贊許的看著沈舟一眼。這就是宣傳科的好苗子,虧得當年慧眼識人才把他給收進來了,瞧瞧人家干的漂亮事兒。
蘇沉拿著自己的小相機道“大家把花都拿起來我拍幾張。”
他這么一說,旁邊的人頓時拿起花到胸前。
一聽蘇沉要照相,北地日報的記者也被提醒了,趕緊過去拍照,這大部頭的相機閃光燈咔咔的。
眼瞅快到時間了。里面的所有人穿著阿舟涮串的衣服都出來站成兩排。很有當有特色。
官方就喜歡整齊劃一的排列。北地日報在膠卷有限的情況下硬生生又多捏了兩張。
王時在旁邊給他們遞剪子道“時間到了,剪彩儀式正式開始。”
十點十八分,大伙兒一剪到底直接剪短了彩帶。周圍的服務員熱烈的鼓掌。蘇沉放了一掛一萬響的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音甚是熱鬧。
北地日報的攝影師又拍了兩張照。
鞭炮震耳欲聾的,沈舟招呼大家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