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寄希望于明辰道士不知情;
另一方面,又意識到明辰道士多半就是故意避之不見。
“石公淳良!本神新晉為壽山山神,手下正無人驅使,石公若愿效命于本神,本神愿匡扶正義,改雷君為石公。”
莫川沉聲道。
石公豁然抬頭,一臉難以置信的看向莫川,眼眸中剎那間閃過驚喜之色。
——他心動了。
然而下一刻,他眸中又閃過掙扎之意,似乎難以痛下殺手。
莫川見狀也不急,靜靜等著石公抉擇。
“石某一介殘軀,能得山神青眼,此乃石某之福,石某愿為山神大人效犬馬之勞!至于明辰道友,還望山神寬恕,石某觀明辰道友言行,非惡人,石某自問設身處地,避之不見已屬最好做法,若念頭不通,說不得便會心生歹意,永絕后患。”
“石公大善!”
莫川由衷贊道。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莫管石公心中怎想,又是否是表現之舉?能夠忍住山神誘惑,這份心智足以令人心生贊嘆。
“山神大人謬贊!”
石公拱手作揖,臉上隱隱露出幾分激動。
卻是怎料在這妖生至暗時刻,還能峰回路轉撥云見日,還真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石公久居壽山,對壽山了解多少,可知山中精怪妖邪?”
莫川轉移話題問道,不再盤亙于雷君之聲,省得被察覺一二。
“回山神大人的話,石某蝸居山中四十載,許是羸弱不堪的緣故,山中妖邪鮮有回避,對壽山不敢說了如指掌,倒也頗為清楚。”
“哦,說說看。”
“是,若說壽山妖邪,以鄒鄉谷白蛇王、蓬坨峰紅衣女最為尊貴,余下皆不成氣候,隕于凡人之手,比比皆是……”
石公侃侃而談起來。
原來,壽山鎮多石匠,服務于權貴之家,自然頗多富貴,靠山吃山之下,豈容山中野獸叨擾?
因此一旦發現有豺狼虎豹,必然聘請山中好手,進山獵殺。
所以壽山一直鮮有兇悍妖邪誕生。
即便偶有冒出,也大多曇花一現,死于萌芽之中。
至于尋常野獸得緣成精,往往也難逃同類爪牙,或獵人之手。
“這兩妖修為如何?”
“大約半甲子修為,白蛇王最為隱秘,或許修為已至甲子。”
莫川頷首,心中隱隱浮現出一個收編計劃。
隨著他的修為漸高,饗祭道爐偶爾截取而來的香火,已然有些瞧不上眼,很多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然而他看不上眼的香火,對于不入流的精怪來說,可就是難得的修行資糧。
既然如此,何不建立一個香火平臺,坐而收租?
“山神大人,壽山能人異士,或許不在妖邪,而在人也。”
“哦,此話怎講?”
“明辰道友游歷壽山時,曾點化一名少年,此少年乃趕尸人出身,本就身懷絕技,如今又得明辰指點,不過半載時光,已然展露鋒芒,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莫川聞言訝異,趕尸人出身,說的就是少尸命啊?
話說,鷹擊崖果樹疑似就是被他所挖。
看來他有必要拜訪一下少尸命。
【注1,引自陸游《大圣樂》,略有刪減。】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