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
子嬰一行人從饒陽出發,南渡河水,由北往南繞過齊長城防線一路到達了齊國首都臨淄城。
一路上子嬰一行人橫穿齊境數座城池,令子嬰驚奇的是一路上一行六人竟然沒有受到一點盤問,往往是入城時幾刀幣奉上,城池守衛甚至連問都懶得問,就直接放行,可見其軍備之懈怠,上行下效之下由此也可以從側面看出,齊國朝堂對秦國一掃六國之勢還沒有一點警惕,依然沉浸在齊秦同盟的美夢之中。
子嬰一行人所行進的線路,即是后時秦國滅齊之線路,一行人走過來,子嬰也大致了解了滅齊之時為何選擇如此線路。
據子嬰一路上的觀察,此時齊國北境人煙較為稀疏,城池也不密集,又有黃河天險為阻,齊國可以說是對北部防線十分不重視。
防御的重心完全放在了西南部的邊界之上,不但齊長城沿此線路一路修建,而且除臨淄、即墨外,莒、高唐、平陸另外三座軍事重鎮全部位于西南一線。
后期秦國繞過齊西部防線之后,能夠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包圍臨淄滅掉齊國也不足為齊了。
中午時分,一行人來到了臨淄城外,臨淄城雖然在后世聲名不顯然而在戰國時期可是當時一等一的大城。不但城高墻厚而且不論是人口還是經濟文化都居于戰國諸城前列,摩肩擦踵一詞最初便是用以形容臨淄城人口眾多。
雖然齊國軍備松懈,但是臨淄總歸是齊國首都,入城之時的查驗相對還是比較嚴格的,至少每一個入城之人都會被過問一下。
“我家公子是邯鄲趙人,一直在外游歷經商,趙境遭災這次來齊國是為了購買一批糧食前去販賣。”
說話的是子嬰隨同的侍衛江戈,在神州衛中是一名斥候伍長,為人機智靈敏、身手不凡而且多次隨商隊到過臨淄,這次被司馬尚特別挑出來陪同子嬰一同而來。
說著話不動聲色的往門吏手中遞過一個布袋。“兄弟們守門辛苦,晚上添個菜,我家公子近日偶感風寒,不便下車望各位將軍照顧一二。”
門吏略一掂量分量不輕,而且江戈對他的稱呼讓他很受用。可直接將這么一群人不做盤查就放進去也有些猶豫。見狀江戈又是一袋刀幣悄悄的遞到領頭門吏手上。
這門吏趕緊將裝有刀幣的布袋塞到懷里一本正經的對其余人說道:“馬車里有病人不方便下來,放行!”
子嬰年幼之時也是在趙國首都邯鄲城長大,與邯鄲不同的是臨淄城似乎多了那么一種文秀之氣。
也許與趙國多年戰亂有關,在邯鄲城內經常可見佩帶兵器的武者行走于街道之上,而臨淄城內更多的則是衣著青衫的讀書人與往來碌碌的商賈。
臨淄南北主干道雖然寬達二十余米,仍然顯得有些熙熙攘攘。
一行人首先前往客棧落腳,然后子嬰便把江戈派出打探趙國使臣是否已經到達臨淄的消息。
吃完午飯略一休息,子嬰在夏可一人的陪同下便離開了客棧在臨淄的街頭悠悠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