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漫無目的,實則有意無意的向城東北方向走去。
這便是子嬰堅持來臨淄的另一個原因了,墨門并非無根之游萍,而是存在著一個根基之地——墨谷,初聞墨谷之名子嬰本以為墨谷是藏匿于某個人跡罕至的山谷,然而在司馬尚的告知下方才得知,墨谷不但沒有隱于田園,而是直接位于齊國臨淄城中。
這也是和齊國比較寬松的文化政策有關,齊威王時在齊國稷門之外創立稷下學宮,幾乎容納了諸子百家的大多數流派,興盛之時匯集天下賢士上千人。
當時,凡到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無論其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歷等如何,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從而使稷下學宮成為當時各學派薈萃的中心。而且齊國統治者對此采取了十分優禮的態度,封了不少著名學者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祿”,即擁有相應的爵位和俸養,允許他們“不治而議論”。
齊國對各家學派的寬容態度也是墨門最終選擇將墨谷定于臨淄的原因之一。
但近些年來,墨門專注于扶弱抗強,對所屬的武裝力量和機關術數過于重視,在學術方面的成就和研究明顯已經有所衰弱,故而在稷下學宮的辯駁之中影響日衰。
子嬰帶著夏可一路游游逛逛來到了臨淄城東北的一處鐵匠鋪門前。臨淄城西南角為宮城所在地,東北部則為各種手工業作坊及一些平民的居住區。
看著鐵匠鋪門前懸掛的“老李頭作坊”招牌,子嬰明白這應該就是墨谷在臨淄城內的聯絡地了。
齊國雖然對學術風氣頗為寬松,但是墨門如今已經不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學術團體了,一些必要的機構特別是墨谷的存在依然是墨門之內的最高機密。
大步走進作坊,四周環繞一下看了一下整間作坊約莫有三四百平米,主要是打造一些鐵制的農具,這在當時可以算作是比較大的民間手工作坊了。
子嬰剛一進入便有作坊小廝迎客而來。“兩位是想打造什么農具嗎?不是我吹的,我們老李頭作坊打造的鋤頭、鏟、犁鏵在整個邯鄲城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絕對堅固耐用,周邊許多鄉邑的老爺、鄉農們幾乎都從我們這購買,價格絕對便宜。”
“我想買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不知道你們這有沒有?”面對小廝的熱情介紹子嬰詢問道。
“客官你說笑了,我們這小作坊只能打造一些平日里耕田種地用的鋤頭,連一般的兵器都打造不了哪能有削鐵如泥的寶劍出售,您要不到周邊的兵器鋪去看看,興許那邊能滿足您的需求。”
“但我只想從你們這邊買,別地方的鋒利是夠了,但也僅僅是一把普通的兵器而已。”
隨同而來的夏可,已經被子嬰的話搞糊涂了,在她看來跑到一個鐵匠鋪買寶劍本來就是胡鬧之舉,人家都說了不賣了,還不依不饒非買不可,下一步說不定就是直接趕人了,不由得隱隱戒備起來。
“公子請隨我來。”沒曾想子嬰說完這小廝立馬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變得恭恭敬敬起來。
“夏可你在外面候著,我去去就來,這里沒有危險。”雖然夏可是母親派來貼身保護自己的,絕對不會對自己不利,母親應該也知道自己和墨門應該有所牽扯。
但自己是當代墨門巨子之事事關重大,多一個人知道便多一分風險,故而吩咐夏可在外候著。
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