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將士們的驚呼,王翦也猛地站了起來。
定眼往外一看,也疑惑起來,這些人明顯不是秦趙兩軍。
他們是誰?是敵是友。
子嬰見狀當即明白過來這恐怕是有所誤會。
當即下馬向前走去,隨行的侍衛們見狀也紛紛跳下馬來。
看到這里殘余的秦軍們紛紛舒了一口氣,至少這支來路不明的軍隊,并無惡意。
離營墻尚有十余米距離時子嬰站定一字一句的高聲言道:“先長安君嗣子嬰,拜會王翦將軍!”
畢竟刀劍無眼,現在對方還不認識自己,靠得近了萬一哪個一激動把自己咔嚓了那就虧大發了。
而且子嬰也沒有說自己趙國所封賜的饒陽君稱號,而是首先表明自己的父親成蟜當年在秦國之時的長安君封號。
子嬰說完,秦軍中頓時你觀我我看你,議論紛紛。這人是誰怎么沒聽過。
有年紀稍長的軍士言道:“長安君乃當今王上之弟,昔年聽聞領兵出征期間意圖謀反,后為鎮壓,叛趙而去。這人竟然自稱是長安君之子……”
之前畢竟子嬰身在趙境,為其安危著想,雖然呂不韋一黨已經被剿滅,秦王依然未曾替成蟜平反,在這些不知內情的普通軍士的心中依然以為成蟜當年乃是因為造反失敗方才逃亡的趙國。
然而,作為秦軍老將一軍主帥王翦深知當年權力斗爭的內情,甚至親身經歷過當初那段時光,剪除呂不韋一黨之時他還曾經親自參與。
出征之前,秦王還曾經親自召見與言之。先長安君后子嬰,仍居于趙。
姚賈使齊之時,多賴其謀劃,方得成功,言之甚高。囑托攻趙之時多加維護周全。
如今看來,哪用自己護其周全,若是他不來或者來晚一步,恐怕自己都要交代到了這里。
想到這里,王翦當即吩咐道:“開營門,迎接公子!”
親自迎上前去施禮道。
“王翦謝過公子營救之恩。”
“王將軍言重了,嬰不過恰逢其會罷了。”轉身言道“這位是司馬尚將軍,為我軍騎兵統領。”
子嬰介紹到。
“司馬尚見過王將軍。”
“久仰司馬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英武不凡!”對于司馬尚王翦自是聽過其大名,司馬尚戎馬一生,昔年沒少同秦軍交手。
就在這時,一員騎兵飛奔而至。
“秉君上,傷亡已統計完畢,我軍傷亡七百一十四人,趙軍三千四百三十二人亡無傷者。其中卒長二十七、旅帥六、師帥一,趙將李牧逃脫。”
大勝,以一換五。
主要原因還是子嬰面對的是毫無戰意的疲憊之師,方得有如此戰績!
“此役之后趙國鐵騎,再也無法阻擋我秦軍步伐。只是可惜逃了李牧此人。”王翦聽罷感慨道。
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