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
根據尉繚的謀劃,滅魏之后下一個目標就是荊楚了。
楚乃大國,兵多將廣糧草充裕。雖然自懷王之后多次失地于秦,然仍然牢牢占據著長江中下游乃至淮河流域的大片國土。
東南方向盡皆楚國之地。
秦王趙政首先召集的便是在燕國一戰中嶄露頭角的年輕將領李信。
李信世代侍秦,其祖父和父親都在朝堂為官,深受秦王信任。
“將軍度伐楚之役,用幾何人而足?”李信一覲見,趙政便開門見山的問道。
“不過用二十萬人足以。”李信自信的回答道,李信雖然年齡尚小,然而卻已經歷燕國之戰和滅魏一戰。
東方六國的軍隊,在他眼中完全不堪一擊。
李信走后,趙政又派人宣召提前回返咸陽的老將王翦入宮。
同樣的問題,王翦回應:“楚乃大國以臣愚見,如大王欲一戰而下楚,非六十萬人不可,少之則石沉大海。”
“老將軍還請養好身體,伐楚之事孤另有謀劃!”趙政看著頭發花白的老將王翦安慰說道。
當著王翦的面,秦王沒有多說什么,然而心中暗道:“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
秦軍連破韓趙魏燕諸國,哪怕是最難啃的趙國,秦軍動用的人馬,都遠少于六十萬人,連續戰爭的順利令趙政覺得,區區一個楚國并不會給秦軍帶來多大的困擾。
君不見哪怕之前王賁僅僅率領五萬秦軍,在楚國便如入無人之境,連克十余城。
滅楚,二十萬人足矣!
次日,一條消息便如颶風般傳遍整個咸陽,秦王命李信為大將,蒙武副之,統兵二十萬攻楚。
整個咸陽頓時為這一條消息所引爆,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度,只要在戰場的立下軍功,便意味著爵位土地和財富。
對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去戰場上殺敵立功便是實現自己人生轉折的唯一途徑。
而且秦國實行的是類似義務兵役制的征召制度,每名壯年的秦人都有義務為國而戰。
況且從秦軍近年來的戰績來看,少有能匹敵者,出征不過是去賺取軍功罷了。
然而與百姓的歡愉不同,子嬰聽到這條消息立時變得憂心忡忡起來。
“君上怎么看上去有心事的樣子?”長安君府中,給子嬰送來一杯驅暑冰飲的雪姬好奇地問道。
回到咸陽之后,子嬰把雪姬的遭遇同母親杜凌一說,立時便激起了杜凌的同情之心,如今雪姬正居住在長安君府中,同夏可一般處于非主非仆的身份。
“吾所憂者伐楚一事!”子嬰眉頭緊鎖,憂慮的回道:“著人備馬,去王翦大將軍府中!”
別人不知道,子嬰可是清楚地記得,李信將兵二十萬伐楚,可以說是秦國統一歷程之中最大的一次慘敗。
而如今子嬰只能寄希望于,秦軍中資格最老的老將王翦能夠言語一二,改變秦王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