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王翦府上,接待子嬰的并非王翦而是王翦之子王賁。
有著一同伐魏的經歷,二人之然是極為熟稔。
“不知王老將軍可在,子嬰有萬分重要之事,欲得見老將軍!”子嬰方一坐定,便開門見山的問道。
“不瞞長安君,家父已于今早歸老頻陽,不再過問政事。”王賁如實答道。
聽聞秦王派李信將兵二十萬伐楚的消息,王翦也明白,自己如今在秦王心中地位已經頗不如前。
一時間也有些心灰意冷,加之自己的兒子王賁已能獨當一面,便派人打點了行裝返回了頻陽老家養老,很不巧子嬰來前不久剛出咸陽而去。
“不知長安君所言何事?事出緊急可同君上一同去往頻陽。”王賁接著問道。
王賁也不是外人,子嬰便直言道:“將軍可知王上欲令李信將兵伐楚?”
“此事一早便已傳遍咸陽,吾自是知之。”
“吾正是為此事而來,望老將軍可進宮勸誡一二,求王上收回成命,至不濟可增派軍隊,二十萬人伐楚唯恐有去無回!”子嬰把自己的憂慮同王賁說了出來。
“家父正是因此而歸老,先前王上已探問家父,對曰:‘非六十萬人不可。’王上不聽,奈何為之!”王賁回道。
子嬰一聽,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王翦都未能勸得了秦王,以秦王的性格,其他人恐怕更難另秦王改變心意了。
雖然知道可能無用,而且會令秦王惱怒,同王賁告辭之后,子嬰還是來到了秦王宮中求見趙政,只為了那萬一的希望,萬一秦王能夠改變意見,那便可以挽救無數的秦軍將士。
“嬰兒有何事來此?”秦王趙政出聲問道,雖然秦王對其信任有加,不過子嬰單獨覲見可是不多。
“臣請王上收回伐楚成命!”子嬰行一稽首大禮,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向秦王言道。
趙政聽完眉頭一皺,秦王性格向來由不得他人違逆自己,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秦國疆土的日益擴大,趙政心中更是有一種唯我獨尊的心態。
若不是子嬰乃是自己的弟弟所留下的唯一子嗣,而且功勛卓著,忠正耿直頗受自己看好,單憑這一句就就早被侍衛丟出去了。
“李信伐燕之時,亦曾在汝麾下從事,是李信勇武不足?”趙政冷冰冰的問道。
很顯然,對于子嬰的違逆,此刻趙政已經有一些氣憤。
滿朝文武,對于伐楚的決定沒有一人敢多說一言,就只有子嬰一人反駁自己的決定。
子嬰此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得硬著頭皮說道:“荊楚雄踞東南,麾下帶甲之士數十萬計,李將軍固然勇武異常,臣唯恐李將軍輕敵冒進,中了楚人的計謀。
以二十萬人攻楚,難有成效,故而臣請王上收回成命。”
秦王長袖一揮,厲聲言道:“攻楚一事,已然定論,勿需多言。”說罷不再搭理子嬰徑直離去。
顯然子嬰一而再的反駁自己的決定,讓秦王趙政極為的不滿。
見事不可為,子嬰只得單會見見李信,誡之,攻楚一戰需步步為營,不可輕敵冒進。
面對子嬰,李信自然是一口答應,不過入耳之言能有多少付諸行動,就只有天知道了。
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