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近一載以來,遍及全軍各個營寨,此即為其所得也。”子嬰也不再吊大家的興趣,繼續說道:“此上載其名者共一萬一千六百一十三人,皆吾所精選勇力過人之屬,以為先鋒必當破之。”
子嬰這么一說,帳內的眾位將領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子嬰用一年的時間把各個營帳全部走了一圈,根本不是閑的沒事干,二是利用這一途徑,把秦軍中的驍勇之士全部選了出來。
固然投石之戲難以反映一個人的全部素質,子嬰靠著投石的遠近挑選人員難免有所偏頗,然而每營之中投石遠者,必是勇力過人之屬。
而秦軍的整體素質本來就高于楚軍,這些優中選優的士卒,更是勇不可當。
有這些人作為先鋒,那么短時間攻破楚軍大營,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信愿為大軍之鋒,還望大將軍、長安君應允。”聽完子嬰的話,李信當先站出來主動請纓到。
先前伐楚失敗的恥辱,李信一直銘記于心,希望有機會能夠重新證明自己戴罪立功,也不辜負在殿上為自己求情的長安君之厚恩,而這便是一個機會。
李信一說話,王翦子嬰不自覺的互相對視一眼,從目光里二人都看出了對方的態度。
先鋒之將,必是勇往無前,銳不可當之類,危險度極高。而李信在秦軍諸將之中武力當為最前之屬,用作先鋒也極為恰當。
當下王翦便拍板說道:“吾便任命汝為先鋒,率軍為大軍開拓前路。”
“謝大將軍、長安君厚恩。不破楚軍李信提頭來報!”李信猛地一抱拳,就在這大帳之中立下了軍令狀。
……
事不宜遲,點齊兵馬之后項燕便率領著二十萬楚軍離開平輿大營,向東而去。
楚軍大營連綿十余里與秦軍大營遙相呼應,就在項燕離開的第二天,楚營的左右兩翼分別遭到了秦軍的大舉進攻。
得到消息的景騏并沒有過多的驚慌。據項燕所言,秦軍這一種試探性的攻擊,已經持續了一年之久,只要楚軍嚴陣以待秦軍看沒有機會,用不了多久便會自動退卻。
雖然兩翼同時進攻的時候較為稀少,也并不是沒有發生過。
而且景騏來這里早就打定主意無論秦軍如何挑釁。絕對堅守不出。
只是吩咐楚軍兩翼提高警戒隨時注意秦軍的動向,便沒再繼續關注。
然而,景騏不知道的是,這次進攻秦軍在兩翼整整動用了四十萬大軍,以往的試探性攻擊,最多不過是十幾萬人罷了。
而且這一次已經不是試探,而是實打實的強攻、硬攻。
要知道,此時楚軍全部也不過四十余萬罷了,在東西兩翼秦軍動用的軍隊便已經有了四十萬人。
營寨并不是城墻,秦軍一不計傷亡的硬攻,楚軍防線頓時有些危急。
特別是許多軍隊的統帥是那些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封君族主之流,一見這一場面第一反應便是求援,立馬向還未受到攻擊的中軍求援。
景騏帶著王令,同項英一道回到了平輿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