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求援,這也是一門學問。
若是如實告知敵軍人數,主帥若是覺得以現今的兵力足以當之,很有可能根本求不來援軍。
生怕秦軍攻破防線,威脅到自己安全的各位“皇天貴胄”們,自然是往海了虛報秦軍人數,更何況數十萬秦軍有如潮水一般的涌向楚軍防線,也根本難以準確估算到底有多少人。
這些封君們不但努力的往海了呈報秦軍規模,更是極力渲染秦軍之狠勇。目的只有一個,讓景騏相信自己這里便是秦軍的主攻之地,盡快的派遣援軍前來。
景騏中軍帳中,求援急報很快猶如雪片一樣紛至沓來,堆積到了景騏的案前。
大略一加,各位封君將軍呈送的秦軍之數,竟然高達百萬之眾。
焦急的將求援信件擺在案上,景騏有些無措的捋了捋頭顱。從信上看,定然是各位將軍估摸的秦軍人數有誤,不過如此也可以看出,秦軍這次確實不同于以往,頗有決戰之勢。
景騏雖然久歷軍旅,然而指揮這么大規模的戰事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定奪。
“大將軍,秦軍氣勢洶洶頗有決一死戰之勢,觀諸位將軍之言,秦軍主力應在我軍兩翼,極有可能意欲先破兩翼,吸引中軍相援,待吞掉我軍左右之后合圍中軍,我軍何不反其道而行之,亂敵方陣?”
說話的是景騏的本家子侄景倫,自幼熟讀兵法韜略,常自比孫武白起,這次景騏把他帶上也是看中了他對古今戰事的熟稔,希望能有所幫助。
景倫一開口,頓時景騏便抬起了頭直勾勾的盯著景倫。
“汝欲何為之?”
聽到景騏的詢問,景倫更是得意非凡,堂堂大司馬都沒有頭緒而我景倫卻能在此時力挽狂瀾,憑這一策,戰后自己定然能夠平步青云甚至封候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當下故作高深的說道:“秦軍此舉意在引誘我中軍派軍救援兩翼,半路而擊。待中軍空虛之時,合而圍之。
若是如此秦軍中央必然空虛,我軍何不反其道而行之,派一路軍試探而擊之,果若空虛則大軍出擊以雷霆之勢破之。
若秦軍大營仍嚴整,則左右兩翼定然為佯攻,我軍可立退之。”
景倫說完,方才還一籌莫展的景騏,立時雙眼有些放光。
秦軍說什么也想不到,一直處于防御狀態的楚軍會有膽量以攻為守,攻打秦軍中央大營。
如果真像景倫所說,秦軍中央大營現在已然空虛,絕對是一塊肥肉掉到了自己嘴邊,一旦秦營易主,秦軍兩翼必方寸大亂。
那時候,自己這四十余萬楚軍,未嘗沒有可能以弱勝強吞下這六十萬秦軍,那么自己的聲威,絕對會壓過項燕直追白起王翦之流。
哪怕猜測有誤,不過是派出一支試探之軍罷了,損失也就損失了,也說不上傷筋動骨。
想到這里景騏不禁有些激動起來,仿佛大敗秦軍之時就在眼前。
“汝當即領兵兩萬,前往試探秦軍,若秦軍大營空虛則以烽煙為信,若秦軍有詐立時退回!”
景騏當即便下令,派景倫率軍前往試探。
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想法的景倫,自是欣然領命,當下便持著景騏的軍令去調遣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