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楚國淮北城池頗多,然而在與秦國相持的一年中已經差不多把這些城池的老底掏空。
項燕率領八萬楚軍,一連途徑了十余個縣城,只是略微補充了點糧草,兵器鎧甲則寥寥無幾。
而此時,蒙武、李信率領的秦軍也已經渡過了濉水,所過之處無不所向睥睨,無兵無卒的各個城池,秦軍一至便紛紛舉城投降。
而兵備不全的項燕所屬,更是沒有與秦軍一較高下的能力,只得是一個跑一個追,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兩支軍隊便踏遍了整個淮北的土地。
慢慢的項燕發現,此時整個淮北已經差不多全部納入了秦國的囊中,自己已經沒有能夠繼續轉移的地域。
走投無路的項燕只得率領楚軍放棄整個淮北,南渡淮河至廣陵城修整。
萬幸的是,秦隊一統淮北之后,被沒有立馬引軍南下,這也給了項燕一定的喘息之機。
安頓下來的項燕,立馬便派出大量的斥候西去探知壽春城的情形。
準備在淮南地補充軍備之后,西去壽春護衛楚都。
然而方一日過后,便有斥候回稟,他們在去壽春的路上,抓到一個鬼鬼祟祟的人,在他的身上竟然發現了楚國王室才有的玉牒。
而且此人在得知他們所屬之后,言之有萬分緊急之事要與項燕大將軍親口語之。
這員斥候不敢遲疑,只得立即帶其回返,稟明項燕。
項燕一聽立馬令人將這人帶來帳中。
“啟公子,您怎么會搞得如此狼狽!”一見來人,項燕立馬從帥案前起身相迎。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子嬰遍尋之而不得的原秦國昌平君——現在的楚國公子熊啟。
楚國諸位封君公子之中,也就昌平君能夠入的了項燕的法眼,文韜武略皆是上上之屬,先前李信伐楚之時,若不是熊啟在郢陳倒戈相向。
那場戰爭,還說不定誰勝誰負!
“一言難盡啊!”熊啟哀嘆一聲,緩緩的把壽春之事,向項燕說明。
原來,秦軍方一渡過淮河,熊啟便有感事不可為,悄悄地溜出楚都,隱匿在附近的山林之中,靜觀其變。
直到秦軍攻破壽春,他輾轉打聽到城內的情況,得知秦軍以千金購其首級,這才一路向尚未被秦軍占領的淮南地域逃竄,直到被項燕派出的斥候發現。
不過在他的口中,他是壽春城破之后,方才從壽春城中潛逃而出。
聽罷熊啟的話語,項燕這員鐵骨錚錚的楚國大將,不禁的悲從心來。
楚王自殺、楚國王室盡皆被戮!對楚國忠心耿耿的項燕聞此不亞于晴天霹靂。
“哐”的一聲,項燕向著西方壽春的方向,重重的跪了下去。
“項燕未能與君王同在,致使江山淪喪,君王受辱,罪不容恕!”說著話,淚水已如泉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