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子嬰的話語,趙政轉而向著王翦說道:“大將軍求長安君隨之,所謂何者?”
伐楚一戰,趙政不過是因為六十萬大軍會于王翦一人,有些不放心這才令子嬰為監軍,此次出征江東不過用兵二十萬,趙政還是比較安心的。
“王上有所不知,平輿一戰及濉水之戰,皆有賴于長安君之策,我軍傷亡無幾。
有長安君相謀劃,臣定可以最微之損,平定江東。”王翦回答道。
聽完王翦的話,趙政詫異重新審視了子嬰兩眼,子嬰先前雖然屢立大功展露崢嶸,然而終究年齡尚小。
伐楚一役,他原本以為這一切都是在老將王翦的謀劃之下方才成事,沒曾想竟然出自自己這個侄子的手筆。
當即爽朗的笑道:“長安君,果吾族千里駒也!既然大將軍所求,汝便以監軍之身隨大將軍再去一趟江東吧!”
說完略微一頓,看著子嬰說笑道:“汝所思者,應該是你那兩個如花似玉的侍女吧!孤這便行一王令,派人將二人送來與你相伴。”
趙政所說的自然是夏可和子嬰從燕國王宮帶回來的雪姬二人。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有兩個傾國傾城的美人相伴左右,也難過趙政以為子嬰所言的思家不過是想自己的兩個侍女了。
據在咸陽流傳甚廣的小道消息,長安君的侍女夏可早在饒陽之時便已經與長安君同處一室,而那時子嬰剛十一二歲而已,故而長安君好色之名在咸陽早已是盡人皆知。
于此,子嬰也不好為自己辯解,辯解了秦王也不一定會信,而且自己已經表現的不愛錢財、不愛權勢,如果連美人都表現的不感興趣,那么世人恐怕真的會以為自己有毛病了。
面對秦王的“好意”,子嬰也只能是訕笑兩下,沒有作聲。
在趙政和王翦的眼中,子嬰此舉無疑是默認了自己喜好女色的事實。
江東之事便這么定了下來。
趙政在壽春游賞了兩日,便起駕回返,伐楚大軍也大部分隨著趙政一起回到了駐地。
王翦之子王賁,也將一同隨著大軍回返咸陽,臨行之時子嬰單獨將王賁邀出,將一卷密封的竹簡交于王賁。
“再次出征之日,將其打開自有裨益。”子嬰高深莫測的言道。
“賁謹從之!”王賁恭敬地接過竹簡說道。
對于古人的信譽,特別是王賁這樣的軍人,子嬰還是信得過的,既然答應了就絕對不會沒到時間偷看。
而對于王賁而言,子嬰不僅是自己父親的救命恩人,而且這一段時間以來子嬰事事先人一步的謀劃,更是讓王賁佩服的五體投地。
時至今日,秦國一統六國之征程,已經到了收尾階段,而沒記錯的話,明年正是王賁奉命率大軍掃平燕代殘軍,繼而由北向南攻滅齊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