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謝陛下隆恩。”雖然子嬰自己覺得沒啥用處,然而子嬰也明白這也是趙政對自己戰功的補償,當下便行一稽首大禮重重的拜了下去。
“臣愿為大秦之劍,不負‘鎮國’之名,如有宵小當一劍平之,為皇帝先驅!”
“好,愿鎮國王能如所言,為我大秦之劍!”聽完子嬰的誓言,趙政也是滿臉的欣喜,若是真如子嬰所說能夠為大秦之劍,以他的才能絕對能夠成為大秦柱石一般的存在。
自己的長子扶蘇雖然仁善,但若是有子嬰在一旁相助,哪怕是有一二宵小蹦出來,也決然無礙。
若是子嬰是自己的兒子那該多好,那自己便不需要為繼承人的事情而犯愁了。趙政這一會如是想到。
“若無事,今日朝議便到此為止!”定下了實行郡縣制的大事,今天的朝議趙政所有的目標都已經達到。
“啟稟陛下,子嬰尚有言要奏!”然而這一會剛剛受封王爵的子嬰卻站了出來,出聲言道。
子嬰不但提議皇帝之號為始皇采用,而且更是受封王爵,本就是殿上的焦點所在,這一說話更是立馬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這個鎮國王,難道還有什么事。
只見子嬰不緊不慢的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遞給了立在大殿之下宦官。
“今我大秦初定四方,然諸國文字多有不同,車軌不一道路矣寬窄有異,糶糴糧草標準更是不一,臣苦思冥想有四議望陛下踱之。”子嬰恭恭敬敬的說道。
子嬰所提的便是史上的書同文、車同軌以及統一度量衡,這些不同在秦國統一初期造成了許多麻煩,如今剛剛一統,咸陽君臣還沒有注意到這一方面。
史上在統一后的一兩年里發現這些不便之后,便一一統一了起來,如今子嬰以穿越者的身份過來,自然不會等到這些問題造成困擾之后再一一改正,便一次提了出來。
之所以說是四議,便是子嬰在這三條之外,還添加了一條另外的一意見。
在呈奏始皇的奏疏之中,便詳細闡述了下自己的建議,而殿上的重臣在聽到子嬰方才的話語之后,也明白了子嬰的意見是什么。
能夠坐到高位的都不是愚鈍之人,始皇帝更是雄才大略之主,之所以還沒有意識到這幾點的重要性,只不過是因為天下方方一統,需要他們考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而這幾方面的弊病暫時還沒有體現出來,故而沒有注意到。
如今子嬰一提,殿上從上到下立時便明白了子嬰這幾條建議的重要性。
文字不一傳遞文書到底用哪一種,之前車軌不一導致各國的道路寬窄也不一樣,自然日積月累的壓出的硬質車轍寬窄也不一樣,走起來自然不方便;至于度量單位不一,就更麻煩了,到時候按照哪一標準收稅。
如果不提前解決,到時候這都是麻煩。
一殿大臣都還沒有想到的事情,被一個還不足二十歲的少年首先提出,實在是有些汗顏,但也可以看得出來鎮國王絕不是浪得虛名,是真的有真材實料。
“鎮國王所提前三議甚是高遠,著令有司立即設定標準推行天下,第四議‘廢氏立姓’是何緣由。”始皇有些疑惑的問道。
直到這會朝臣才知道,子嬰的提議里有一條‘廢氏立姓’。
“天下紛擾數百年,皆因諸侯并立也,有賴列祖護佑,今方平定天下,復立諸國,乃是樹兵也,以此求寧,何異于南轅北轍,廷尉所議甚是。???????.?”始皇點點徐徐說道:“長安君深明大義主動獻土,且戰功顯赫,著令敕封長安君子嬰為鎮國王,允之開府,年奉倍諸公子,饒陽封地改為饒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