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的計策可以說是進展得極為順利,在官府的刻意推動以及縱容之下,不多久劉邦便在當地“聲名鵲起”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而且子嬰為了防止劉邦在沛縣聲名狼藉之后,潛逃它地發展勢力,暗中指示墨門在周邊縣域的民間,大肆傳播劉邦的光輝偉績。
進一步讓劉邦的名號傳之更廣。
一系列措施下去,劉邦頓時成了猶如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的存在。
有不少當地豪俠之士,紛紛放言若是劉邦膽敢露面,用不著官府他們必定沖上去將劉邦這個變態打的他媽都認不出來。
秦朝時期,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世的一些有如勾欄瓦當、話本戲曲等娛樂設施在如今都還沒有發展起來。
加之秦國的耕戰政策影響,民眾的精神娛樂生活可以說是貧乏到了極點。
而劉邦這個極具討論性的話題一出現,立馬將老百姓壓抑已久的八卦熱情點燃。
事實證明,藝術源于生活。
在沛縣百姓的熱情下,劉邦事件迅速升溫,并發展出了一系列番外篇。
什么劉邦八歲的時候就偷看女孩子洗澡。
十二歲時偷拿老婦人的月事帶。
曾經堵寡婦的門。
等一系列老百姓能夠想到的齷齪事宜都被安到了劉邦的頭上。
劉邦的名聲可以說是臭到了極點。
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在沛縣受影響最大的則是原先與劉邦交好的的夏侯嬰與樊噲了。
兩人因為平日里與劉邦交好,不但被周圍人認為可能和劉邦一樣有龍陽之好,而且杜撰中的許多壞事二人都被和劉邦編排在了一起。
受此影響夏侯嬰車馬吏的職位被撤銷,樊噲更是倒霉屠狗的肉攤直接被一些“正義之士”砸了個稀巴爛。
可以說是受了劉邦的無妄之災。
“大兄這到底是怎么一個情況,怎么突然出現了這么多對劉季不利的消息。”樊噲的家中,夏侯嬰狠狠咬了一口狗腿肉,一臉苦悶的說道:“現如今不過只劉季,就是我倆一出門都被人指指點點的。
現如今他們兩個可以說是同病相憐,除了彼此可能沒人愿意同他們湊在一起。
“現在事情是越傳越玄乎,咱們哥仨的名號,如今可是比茅坑里的屎都臭了。”夏侯嬰繼續憤憤不平的說道:
“劉季之前他們又不是不認識,他們也不想想這些謠言可能嗎?”
看似一臉橫肉的樊噲這會反而沒有夏侯嬰那么激動。
“這么明顯的事你還看不出來嗎?明顯的是有人在暗中推動,如若不然鬧得這么大官府早出面制止了。”
樊噲飲了一杯酒繼續說道:“聽說鎮國王正住在沛縣之中,要不我們去告他何桓一狀。
鎮國王素有賢名,定然不會容忍何桓先是陷害污蔑劉季,既而如此玷污其名。”
樊噲說道這里,夏侯嬰卻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道:“你說到可能是有人暗中推動了,我倒是想起了在府衙中聽到的一個傳聞。
據聞鎮國王從會稽北上之時,被劉季率領著一幫人攔路搶劫,而且還留下了自己的名號。
鎮國王此行前來沛縣,正是為了揪出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