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孩子嘴上實在是不干凈,方才被他一口一個爺爺我的叫了那么久,也該給他個小小的教訓。
“微臣知罪!”薛福有些黯然的低首說道。
從方才知道子嬰身份的那一刻,薛福便知曉自己這一次恐怕在劫難逃了。
怪只怪自己的嘴沒個把門的,鎮國王的爺爺那是誰,那可是當今始皇帝的父親,秦莊襄王是也。
方才自己喊的歡實這會實在是高興不起來了。
“那就罰你重責二十大板,你可有意見。”子嬰略一沉思便開口說道。
薛福聽完,心中當即狂喜,二十大板而已,尋常百姓都受的了,更何況皮糙肉厚的自己了。
當下也明白,只有二十大板,而且沒有免去自己的官職爵位,應是鎮國王并無意過于追究自己的過失。
當下一頭磕到了地上。
“薛福謝鎮國王開恩。”
……
子嬰在鄒縣住了足足半個多月,始皇帝的車駕這才緩緩的來到了鄒縣城中。
看到子嬰早就在鄒縣迎接著了,始皇身邊的趙高卻是眉頭微微一皺。
“若是這個鎮國王徑直離開沒有停留,便可以以此為由在始皇帝面前說他一些目無親長的壞話了,真是不巧。”
在子嬰不在的這一年多時間里,趙高已經重新官復原職,這兩次始皇帝出行他也都是作為隨行人員貼身跟隨。
“我道是你玩的已經忘了還是我大秦的鎮國王了呢。”看到子嬰嬴政也是淡淡的說了這么一句。
對此子嬰也是有些赧然,畢竟自己這一跑便是一年半多,也根本沒與咸陽聯系,這會被嬴政提起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在鄒縣,始皇帝先是登上嶧山刻石記功。而后在魯地一群儒生的攛掇下,決定在泰山祭祀蒼天去梁父山祭祀大地和諸名山大川。
從泰山上下山之時半途中突然風雨大作,始皇帝只得在一棵松樹下避雨歇息,感念這顆松樹為自己遮風擋雨的功績,始皇帝特授予了這顆大樹五大夫的爵位。
在兩座山上刻石之后,始皇帝便繼續沿著渤海往東走,途徑黃縣、腄縣,在芝罘山立碑記功之后轉而向南登上了瑯琊山。
子嬰因為秦王的命令也不得不止住了自己的游歷計劃,隨著始皇帝一起東巡。
這一日,始皇剛召集隨行的一眾官吏欲下令繼續巡視,行宮外卻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啟稟始皇帝,宮門外來了一個看上去仙風道骨的老者,言之欲拜會真人。”
“真人?”
這一稱謂立時讓行宮內的一眾官員大眼瞪小眼,有些不知所云。
眾所周知,如今嬴政自稱始皇帝,這個真人又是哪個一個。
“一派胡言!這等胡言亂語之流還不趕緊將他打出宮外!”說話的是丞相王綰。
“慢著,將他帶過來吧。”然而王綰說完,沒等這侍衛有所動作,始皇帝卻下達了不同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