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車夫們在馬背上裝備的馬鐙,蒙恬雖然看到了卻沒有過多的在意。
這東西,一看便知道是讓騎兵借力的,懸掛在戰馬的兩側實在有些不顯眼。而它不亞于馬蹄鐵的作用,此時的蒙恬還沒有注意到。
不過子嬰相信等這兩日蒙恬見到,有了馬鐙之后騎兵的訓練效果后,一定會狠狠的再受一次震撼。
至于馬鞍如今整個九原城在屠殺了數以百萬計的牲畜后,唯獨不缺的就是牲畜的毛皮,隨便鋪上張便是原始的馬鞍了。
時間有限,子嬰打造的馬蹄鐵和馬鐙數目也不算多,全部都裝配完畢也不過裝了四千余匹馬。
不過子嬰卻不打算帶著四千騎兵去奔襲匈奴后方,為了保障奔襲的速度,和最大可能的保證騎兵的機動性,子嬰打算此番行動只帶著兩千最精銳的神州鐵騎一起出征。
在茫茫大草原上,一支每人配兩馬,訓練充分又裝備了馬鐙和馬鞍的騎兵部隊,若是指揮得當起到的作用不一定弱于大軍突襲。
想當年霍去病年僅十七歲時便率領800勇士,長驅數百里突襲匈奴后方,靠的除了霍去病的個人勇武以外很大的一方面便是因為匈奴的主力正被衛青的大軍所吸引。
霍去病依靠著騎兵的靈活機動性突襲了匈奴較為空虛的后方,而后在匈奴合圍之前跳出了匈奴的包圍圈。
子嬰如今要做的事情則是要效仿后世的霍去病的戰術,并將之發揚光大。
雖然此時與霍去病時有一定的相似性,匈奴的主力都被牽制住了。
但是當時那一場漠南的戰爭,與如今的規模實在難以相當,如今在頭曼城可是集中了整個匈奴的精兵猛將。
再者當時那一場戰爭的主要戰斗還是集中在衛青身上,霍去病不過是突襲了這么一場便折返。
而如今,雖然雙方的主力雖然都會膠著在九原城,然而子嬰的目的卻是在最快的速度突襲到匈奴的后方,趁著匈奴后方兵力的空虛,長時間游走各個部落盡最大可能的給匈奴造成破壞。
依靠后方的破壞迫使前線的匈奴人退兵。
雖然策略上和霍去病有些類似,然而執行的難度卻是直線增加。
光是奔襲的距離就不在一個層次上。
接下來的兩天,兩千神州鐵騎的主要任務集中在了熟悉馬鐙的使用上,畢竟馬蹄鐵釘在戰馬的馬蹄上,主要作用是減少戰馬的折損。
而這兩天蒙恬也是天天都會到子嬰在城外的訓練場上和子嬰討論接下來的戰爭可能發生的情況和應對措施。
然而本來是過來和子嬰討論軍情的蒙恬,每來一次卻會被這兩千騎兵的飛速進展所震撼。
要知道當前的騎兵,主要的作戰武器還是刀劍一類單手掌握的兵器。
因為在沒有馬鐙的時代,在戰馬奔馳時雙腳沒有借力點還是得需要靠手來保持平穩。
所以說用得最多的是一些單手兵刃。
至于弓箭、長矛等需要雙手的兵刃,使用時則需要先將戰馬勒停,不然的話雙手都脫離了戰馬,單靠雙腿去夾著馬腹,一不小心就會從戰馬上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