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怎樣才算是表現好就需要他們自己去揣摩了。
這樣的結果比他們的預想已經好了太多,最初的時候他們不過是想要能夠在秦軍的刀鋒下活下來。
如今不但自己的部族可以學習農耕之術,以后不至于打不到獵就餓肚子,而且自己依然是縣內的大小“官員”。
若是以后干的話,甚至可以直接去秦國的中樞咸陽。
這不由得讓他們的心思活絡了起來。
而子嬰這一方面也有自己的考量,提出這一誘惑也是為了讓同一縣內的南越部族各自離心。
畢竟在縣令的競爭上,各個部族的頭領就是直接的對手。
如此為了取得秦朝的任命,在反叛無望的前提下定然會爭相向大秦靠攏,希望能夠被任命為縣令。
而當某一族的族主成功當上縣令之后,其余的族主們立即變轉化成了合格的監督者,只要這個縣令出了一些疏忽,到時候考核不合格,他們依然有上位的可能。
如此相互制約,也方便了郡內任命的縣丞和縣尉開展工作,畢竟下面的那些族長們表現的對象就是這兩個代表這朝廷的人。
ps:今天就一章,晚上理了理下一步大致的思路。這周末沒事,爭取周末每天三到四更。
過了一會,子嬰這才伸出手去示意大家安靜一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南越的土地已歸大秦所有,自然要遵從大秦的律法制度。”子嬰繼續說道。
子嬰這話說完,各位族主們倒是沒有過多的反應,若是秦軍辛辛苦苦這么大年才拿下的土地,再拱手讓出去,這才是奇怪的事。
“不過,孤已經上書始皇帝,在南越之地將設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郡下設縣,諸縣之長將由諸位擔當,到時候還望諸位同行協力,共興國事。”然而子嬰的第二句話,直接讓所有的人近乎呆滯起來。
秦軍竟然真的會讓他們重新掌握權力!
雖然不再是族長,而是大秦的縣長或者說是縣令,然而這又有什么區別,一縣之長的掌控區域比之原先的一族定然還要大上不少。
只不過子嬰沒有說的是,雖然縣令會從南越人中選取,掌控一縣縣卒的縣尉和協助縣令處理政務的縣丞,都將由郡內任命。理由當然是更好的協助縣長修路種糧。
到時候縣令只需要頂著個名頭就好了,一些縣內事務自然會有佐官替你分擔。
名義上的最高長官是南越人,在南越初定的這一時期好處也很明顯,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消弭南越人的抵觸情緒。
“吾有一事不解,還望秦王明示。”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在人群中響起。
“請講。”
“吾之部族原先臨近故楚之地,對郡縣制亦有所了解,往往一縣之地橫跨數百里,與我南越而言數百里之地往往有數個部落并存,如此究竟誰為一縣之長?”這族主問道。
這人一發問,所有的族主們頓時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整個南越大大小小的部族足有上百,南越百族的說法不是說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