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此處向東還要四五個山頭,我是在山里迷了路才到的這里。”那張良的門客回道:“原來這就是武關啊,真是高大堅固,你看關上面來回巡守的兵丁,我要是能參加那就好了。”
然而那突然出現的樵夫確實對他的話頗有些不屑的說道:“你是迷路晚了,若是前幾天走丟,關上那才叫壯觀,現在關上的兵丁頂多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
“如此那實在是太可惜了。”本能的,這門客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重要的情報。
“多謝大兄指路,歸家心切,吾先行一步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稟報張良這個大消息。
“告辭!”
“告辭!”
兩人不知道的是,武關之外數十里內都沒有村落,又怎么可能有樵夫。
……
宛城,劉邦軍。
“沛公,我軍宜速速西進,一旦在宛城耽擱太久,讓子嬰平定了關中的話,那關中就再也不可能輕易攻破了。”說話的是劉邦此時另一個重要的謀士酈食其。
要說這酈食其的嘴可是開過光的,一投奔劉邦便把陳留說降了,在原本的歷史上甚至單憑一張嘴就說降了齊國七十余座城。
子嬰記憶中的歷史上,劉邦想要繞開宛城無非是想要和項羽爭奪最先進入關中的地位,然而此刻卻有了更多的理由,不能讓子嬰在關中穩住腳。
子嬰可不是二世皇帝和趙高這等人能夠相比的。
劉邦為難的看了一眼張良,要知道張良一直極力反對繞過宛城的方案,而張良也是他極力想要爭取的助力。
就在此時,突然間營帳外面傳來了一陣喧囂之聲,隱隱約約能夠聽到是想要見張良。
聞音,帳中的諸將都不由的皺了皺眉頭,張良的這個屬下實在是太不守規矩了。
“司徒之屬想必有急事相告,何不將之請進,看看是何等大事可擾沛公之軍議。”酈食其笑著說道。
聽聲音張良已經知道了是誰在外面喧嘩,正是自己派去武關查看的那個門客,不過他一向穩重,這一次既然如此焦急恐怕時真的探聽到了重要的情報。
看著張良默默的點了點頭,劉邦對外吩咐道,將喧嘩之人帶進來。
“你因何喧囂,但說便是。”這人一進來,酈食其便首先沖著他說道:“要知道若是無事而擾亂軍議,可是大罪!”
“既然廣野君如此好奇,你探查到了什么,但說便是。”張良緊隨其后沖著他的門客吩咐到。
“吾奉司徒之命前去武關探查,武關現兩個時辰一換防,每防十人,不足之前三分之一。”
“你所說可屬實?”這門客剛說完,劉邦一拍桌案便站了起來。
若是這門客所探查到的情報屬實,那么武關定然是如趙高盟書中所說的那樣如今正是外強中干的時候,強行攻破的希望十分大。
“吾所言均為親眼所見,絕無半句虛假。”那門客信誓旦旦的回道。
“哈哈哈哈……蒼天助我!”劉邦大笑道:“速速送這位壯士回去休息,賞百金。”
說完劉邦把視線轉向了張良的方向,這門客是張良派出的,如此一來張良應該不會再反對出兵了。
看到劉邦把目光看向了自己,張良只得起身說道:“良附出兵武關之議。”
“子嬰兵鋒太甚,長久下去恐怕不是子嬰那小子的對手,吾欲舍宛城,輕騎簡從強攻武關入關中,與趙高合攻子嬰,不知司徒以為何者?”劉邦看完了這份盟書,將之再次遞給了一旁的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