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隨著秦軍營地中一陣急促的戰鼓聲,秦軍仿若退卻的潮水一般開始向后突圍。
跑在最前面的自然是本來就在后軍壓陣的韓信和張耳二人,陳馀放眼望去只見二人在一隊侍衛的護衛下,顧不上自己的車架,一人跨上一匹戰馬向著后方的井陘道中跑去。
“向營地突圍!”片刻之后撤軍的鼓聲便被一陣陣的呼號所取代,因為擂鼓的秦軍在擂完一通鼓后便丟下戰鼓自己先跑路了。
此時秦軍可以說是混亂一片,幾乎所有的秦軍在聽到撤退的戰鼓和呼喊聲之后便立即丟下自己的對手,向著后方跑去。
除了必備的戰甲和手上的兵刃,秦軍幾乎把能扔的全部丟了下來,各類各樣的軍旗更是丟了一路。
這一跑就體現出秦軍的素質來了,秦軍的平日里的訓練可不是趙軍這些剛剛拿起兵刃不久的青壯所能相比的。
而且趙軍經過半個多月沒日沒夜的玩命行軍,雖然被陳馀驅趕著出來與秦軍交戰,然而卻時依然處于筋疲力竭的狀態。
有完好的鞋子穿的都沒幾個。
秦軍之一跑,兩軍素質之間的差距體現的更加的明顯。
正常來說潰逃的一方會被追擊的一方追著打,然而秦軍之一跑趙軍悲哀的發現,這幫孫子跑的忒快了,根本追不上。
這不明擺著欺負人嘛?
但是很快趙軍便發現了另一條換取軍功的途徑,秦軍這一跑留下的各類軍旗可不是一般的多,不說滿地都是也差不多了。
甚至連韓信的帥旗和軍隊的戰鼓都被丟了下來,要知道除了首級之外,這些東西報上去也是功勞一件!
所以,追不上秦軍的趙軍將士們,很快便把目光轉移到了這滿地的旗幟上,這個可比去和秦軍拼死拼活的斗上一場獲取首級容易多了。
一時間除了一小撮趙軍依然鍥而不舍的尾隨著秦軍追了過去,大部分的趙軍則是止步不前開始爭奪起了秦軍留下的旗幟和戰鼓。
在一些秦軍將領旗幟的丟棄處,為了爭奪軍旗趙軍甚至自相殘殺了起來。
站在井陘塞城頭的陳馀看到這一場景,當下氣的嘴巴都要歪了:“傳令下去,全軍擂鼓進軍,決不能放走一個秦軍,特別是張耳那叛逆!”
一句話說完,陳馀掃了一眼因為爭奪秦軍軍旗而混亂不堪的趙軍,臉色一沉繼續說道:“秦軍戰旗、軍鼓等一應物件,此役不列軍功!”
一句話便判定了趙軍士卒的這一番爭奪,根本么有任何意義。
聽到進軍的戰鼓趙軍無奈何的只得放棄對旗幟的爭奪,轉而去追擊秦軍,然而因為這一耽擱,本來就跑得快的秦軍已經全部退進了井陘道中。
“來人,備馬吾要親自手刃秦軍!”看著趙軍開始追著秦軍進了井陘道,陳馀突然燃起了一股沖動,他要去親自戰場指揮這一場戰爭。
作為一名儒生,武能上馬安天下,文能提筆定家國可以說是他畢生的追求,陳馀做到了相國的高位,在文官里可以說是已經位極人臣。
若是再有親自在戰場沖殺,手刃秦軍的功績,那人生則就圓滿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秦軍此時已經潰敗,若是秦軍未曾敗退,陳馀也不可能會興起下去沖殺的想法。
兩軍交戰之時他還是老老實實在城頭上運籌帷幄就是了,等到痛打落水狗時才是他一顯身手的時候。
再者他也有親自過去督促趙軍進攻的想法,省的趙軍出工不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