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竟然會如此示弱,歷史上這家伙可是好面子到寧愿自刎烏江也不回返江東的啊,怎么會還沒到窮途末路的地步,就自動放棄大部分土地,退守江東了。”
同韓信一樣,乍一看到這封軍報,子嬰也有些理解不了,項羽怎么會突然作出這樣的決定。
將軍報往自己的身側一放。
“韓將軍以為我軍應如何應對?”
“回稟陛下,韓信以為決不可放虎歸山令項羽回返江東,必須在項羽未歸江東時將其攔截殲滅!“子嬰一問,韓信立即回答到。
聽完韓信的回答,子嬰默默的點了點頭。
“繼續說。”
“先前我軍意在疲敵,為防止楚軍狗急跳墻,未曾截斷楚軍糧道,如今決戰在即吾請令彭越將軍南下楚地,一為截斷楚軍糧道,二為阻攔楚國將人口錢糧運往江東。
另我軍騎兵可加大對楚軍的攻伐力度,盡量拖住楚軍的行進腳步。
我軍諸路大軍亦全力進軍,在楚軍回返江東之前與之決戰!”
韓信慢慢的把自己的戰略布局說了出來。
子嬰聽完韓信的計劃,明白韓信是準備完全截斷楚軍糧道,準備與楚軍決戰了。
此計雖然會傷亡重一些,然而已經是最好的方法了,若是讓不知道什么原因轉性的項羽回道江東根據地,那才叫麻煩。
“就按將軍所言傳令實行吧。”子嬰沖著韓信說道。
“諾!”
……
項羽固守東江的命令一下,各地的壞消息便接踵而來。
不但自己的糧路被劫、各地城池陷落。而且原本避而不戰的秦軍仿若瘋了一樣開始沒日沒夜的阻截自己的行程。
項羽并不是傻子,看秦軍的動作也知道自己的這一舉動,恐怕是秦軍所不愿意看到的。
一項決策正確與否,從敵手的表現最容易看出來,如今秦軍千方百計的阻擾自己回返江東,也看得出這是一招在現階段是極為正確的方略。
若是尚在齊國之時,項羽便聽從范增的意見退守江東,恐怕當時秦國想要阻截都有心無力。沒有分兵的項羽也不可能讓英布如此輕易的帶著五萬楚軍歸降秦國!
然而世上沒有后悔藥,若是早知道秦軍會有這一表現,按照項羽的性格說不定會在兵強馬壯之時借此引出秦軍主力與之決戰。
然而如今項羽在明白了秦軍懼怕自己回到江東之后,便開始全速的向著江東進發。
但是由于糧路斷絕,楚軍缺糧之下每到一地都需要排出大量的部隊去民間搜刮糧食,楚軍前進的速度甚至比之前更加緩慢。
而且楚軍的主力和搜糧隊也經常遇到秦軍的阻擊,楚軍在行進的過程中損失亦是極為慘重。
楚軍從曲陽城走到垓下,不過幾百里的路程,楚軍竟然走了十余天!
到了垓下,不是項羽不想繼續走,而是已經走不了了,秦軍數路大軍直接放棄一路上的楚國城池,直接快馬加鞭趕了上來將楚軍團團包圍在了垓下。
經過一路的戰損,楚軍如今僅剩下五六萬疲憊之師,而匯集了周邊所有兵力的秦軍人數卻超過了二十萬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