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蜜將小布包藏進寬大的衣袖里,隨后又往溫雅手里塞了兩顆金花生:“干得不錯,這是賞你的。”
溫雅忙不迭地道謝:“多謝殿下賞賜。”
唐蜜鉆進臥室里,將所有人都趕出去,隨即關上門窗,躲在被窩里打開小布包。
里面共有三本書,每本都不厚。
她大概翻了下,這種書是寫給平民百姓看的,里面的遣詞造句都比較大眾化,唐蜜連蒙帶猜能看懂個大概意思。
其中有兩本都是前面幾任皇帝的野史,只有一本是寫明和帝在位時的野史。
唐蜜要找的就是這本!
她一頁頁地翻過去,很快找到了描寫瑾太子的章節。
所謂野史嘛,肯定會帶有作者的主觀色彩,在這本野史作者的眼中,瑾太子是個平庸無能卻又野心勃勃的人。
他由正宮皇后所生,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再加上明和帝對皇后情深意重,遂在他生下來后沒多久,就立他為太子。
按理說,這樣一位天之驕子,肯定是一生順遂。
可惜他的野心太大,一心圖謀皇位,甚至還在明和二十三年的時候,在皇宮內發動兵變。
明和帝早已察覺瑾太子的陰謀,提前布下陷阱,將瑾太子及其黨羽全部抓獲。
當明和帝心慈手軟,不愿殺害瑾太子,將其囚禁于東宮之中。
可瑾太子卻因大計敗露,羞愧難當,在東宮放火自焚,東宮三百余人、包括太子妃與三位皇孫在內,全都葬身火海,無人生還。
……
野史寫到這里,作者顯然是難以按耐心中的惱怒,對瑾太子進行了一番抨擊。
內容比較長,這里就不細說了。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瑾太子為人愚蠢又沖動,而且還剛愎自用,一手好牌被他打出個稀爛的結局,這種人幸好沒有當上君王,否則肯定是蒼生百姓的不幸!
唐蜜挺生氣的。
她也說不上為什么生氣,反正就是莫名覺得這個作者在胡說八道。
他都沒見過瑾太子,憑什么要批評瑾太子?!
還有什么叫做東宮無人生還?
她不是還活著嗎?!
唐蜜合上書本,盯著封面的作者名字——妙筆書生。
她暗暗地磨牙,妙筆書生是吧?你給我記住,回頭看我怎么收拾你!
雖然野史里面的話不可全信,但這里面透露透露出的幾個信息卻挺有用的。
首先,東宮以前的確發生過火災。
其次,瑾太子曾經發動過兵變。
最后,瑾太子之死跟明和帝有著莫大的關聯。
唐蜜的手指在東宮二字上面點了點,這里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是瑾太子死的地方,里面說不定還留有揭開真相的線索。
可是明和帝將東宮給封了,不準人靠近。
她想進入東宮的話,必須要找個沒人的時候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