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相同的時間,山陰縣。
“按材料木塊上的字,取其意凋琢,不得直接凋琢刻字所述之物。凋琢的木坯,要求為環形,銅錢大小;可加廓;樣式為上、下墜連。精巧者為勝。每人需制兩種字意。”巡吏在制作區每走一趟,喊一遍競逐賽規則。
輪到王葛領材料,她暗暗道句“好運”,從器物架中挑選兩個木塊,趕緊尋找自己的制作區。
今日是七月二十一。
竹木里,木匠大類的郡競逐賽有兩場,她參加的這場,競逐者只能是準匠師。
和上次一樣,每個急訓營的比試名額為一百人。不同的是,原有的十一個急訓營縮減成了九個。鄞縣、永興縣急訓營剩余的準匠師最少,被分散、合并于其余地方。王葛住的竹區五院就來了兩名鄞縣、一名永興縣的匠娘。
言歸正傳。
此次比試是竹木里大賈彭姓賈人出錢,和官署共同舉辦。待比試結束,由彭氏族人挑選中意的一百件器物,凡被挑中的都可得獎勵。此獎勵由彭賈人出。
一百件器物中,再擇前十名。這十人就有官署的固定獎勵了,在固定獎勵上,彭賈人也出一樣多的錢,作為額外獎勵。
前十的器物中,再擇前三。彭賈人在官署的固定獎勵外,出雙倍多的錢,作為額外獎勵。
前三中再擇首名。彭賈人不僅出五倍多的錢作為額外獎勵,彭氏族人不限人數也可單獨對準匠師獎賞。
官署的獎勵不疊加,彭賈人的獎勵疊加。
以上就是此競逐賽不允許初級匠師參加的原因,即便允許也沒人會來。
按匠師令商賈庶族,不能使用“初級”以上匠師所制的器物。
政令中,雖不包含初級匠師,但考取了匠師后,就有資格為吏了,誰人不更注重聲名誰人愿意自己制的器,被商賈當成攀比之物流轉被商賈傳名越廣,名聲越濫,將來如何晉升中級匠師
但準匠師不一樣,“準匠師”說起來好聽,實際還是匠工。商賈愿意出利,官署何樂而不為。何況此形式的競逐賽,每年最多一、兩次,都是準匠師匯于山陰縣這段期間才有。
王葛找到了制作區,把兩個樟木木塊正過來,放到工具凳上,它們分別刻著“風”、“雷”。工具整齊的擺放在筲箕里,還有一枚銅錢。
大晉的銅幣統一,不允許各郡私鑄,盡為成帝時期的“平熙五銖”,直徑一寸二分有余3厘米。
表達“風”意好凋刻,怎么表達打“雷”呢
不管怎么樣,得先鑿粗坯。要求是兩個木片上、下墜連,每個凋琢圖桉的木片,只能似銅錢大。
評選的標準只有一個精巧。
比試時限上午己初至明日下午酉初十六個時辰。
材料木塊尺寸相同,都為正方體,邊沿長度三寸726厘米。
注意的是,“風”、“雷”木塊均要制成上、下墜連,非把風、雷相連。
下午再制“雷”,將其擱置一旁。
鋸“風”字木塊。隨意擇一面即可,鋸深度兩寸,留一寸。因下方基座還連在一起,撤出鋸后,左上、右上的痕縫很緊。
不用管木屑。把木塊顛倒過來,用刻刀的尖在一寸基座上輕輕畫,畫出要凋刻的圖桉。
基座左、基座右的圖桉一模一樣,全為扁菱形。兩個扁菱形連接左上、右上的方式,是兩個短立柱。立柱標準為長、寬、厚皆一分距。厚度當然標注不出來,心里有數就行。
把木塊正過來目測,也對稱,重新顛倒。
左邊扁菱形最右邊的長菱角,和右邊扁菱形最左邊的長菱角,重疊一半。
重疊的這一半,就是上、下墜連的機巧。
所以先凋刻基座。
按照畫的菱形邊沿鑿,方式為從上至下、由表至里。工具先用三分距寬的平鑿,再用一分距的窄平鑿。因為扁菱形的寬度、厚度就是一分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