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老爺子任性的捧跟逗樂不少人,他老人家就是這種風格,熟悉的觀眾愛的不行。
因為包袱冷不丁出來才好玩,更別說有時候把郭得剛懟的都沒辦法。
要知道郭得剛的能耐不小,最會圓場說段子的一個人,可對老爺子的確無可奈何。
好在之后兩個人按照正常的相聲梁子走。
有一句沒一句的,說得三十幾位觀眾哈哈大笑。
同時大鵬也被這種風格的相聲徹底吸引了,一開始他還坐在稍微靠后的位置,連忙悄悄坐到稍微靠前一點。
現在他才明白為什么這么多座位,觀眾不是散著坐,而是聚集到一起,的確近距離更能感受氣氛。
不過就在他靠過來的時候,一個稍微比他胖一點的年輕人讓了一點,好讓他也看清楚舞臺。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岳龍剛,現在他和孔德水兩個人幾乎有空都會來。
已經向家里說好了,肯定要時不時的過來熏。
但距離徹底脫離飯館認認真真來這里一邊打雜一邊學習還是有一段時間,所以現在他們就只是熏,熏完了便可以回去。
同時大鵬也小聲的問了一聲,“麻煩了解一下,這個劇場每天的人數就是這樣嗎?”
聽見聲音,岳龍剛的性格不可能放著不理人家,給出一口河南的方言,“沒錯,俺最近過來都差不多,但一放假人就能多一點。”
大鵬有點意外這孩子是河南話,但也沒太在意,“也對,不放假的時候大多都在上班,那能坐多少?能坐滿嗎?”
孔德水回頭也熱心跟一句,“坐滿我是一次沒瞧見過,聽說好像最多的也才五六十人!不過這種情況一個月怕只會出現一次。”
“這樣啊!謝謝了。”
大鵬點點頭,內心坐實相聲劇場生意真不好的情況,可他又怎么能知道,今年已經算好的。
要放到早些年,就是每天空場,不斷的賠錢。
但這僅僅只是他的一個好奇,安心下來繼續把這個相聲聽完。
段子是傳統段子,他作為這行業的主持人其實不知道聽過先生們說過多少次,對于里面的包袱和結構滾瓜爛熟。
但當郭得剛說完這個段子之后,他發現處理的真是太好了,有傳統也有創新,包袱更不少,這是電視相聲完全沒有的。
不過也就納悶為什么能不火成這樣,要知道能耐是真能耐。
而就在他納悶的時候,郭得剛和張聞順的段子說完了,觀眾們給予掌聲,同時主持人報幕掌聲再一起的時候,大鵬的眼睛瞬間亮了。
因為就是那個孩子上場了,頓時又多幾分關注。
說完之后,也感嘆可以,真不愧是小劇場的演員,真槍實練出來的能耐。
于是他就這么看了下去。
之后的節目肯定還有很多,演員自然也是如此。
比如曹金、何偉、徐德量這些人,其中也有不錯的,但也有相比較下稍微弱一點的,但即便如此上臺后說相聲的感覺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