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公務員技術崗,我來啦!
程平對入朝為官迸發了前所未有的熱情,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同樣有限的數學題中去——薄薄的一小本書,能有多少習題?只好又把原來從柳夫子那弄來的一本殘破的算學冊子拿出來看。
弄的年都沒好生過,跟房東靳老丈一家守歲時,還拎著書看。
靳阿婆教育孫子:“阿佑啊,你看程郎君念書多么用功,你以后也要這樣,學好了,才能騎高馬,坐大車。”
那日吳煥他們來找程平,年前又是侍郎府的馬車送程平回來,雖然靳老丈、靳阿婆不知道具體這些是什么人物,但只看氣派,便給定了性——貴人。
能與貴人交結的程郎君自然也是好的,靳家對程平原本也客氣,如今更客氣了十分,爬屋頂這種活必須不能讓她干了,交給程平的只是“寫桃符”這種清貴活。
之前阿佑并沒念書,受了程平的影響,靳老丈也去坊里杜夫子家給他交了束脩,讓他年后就去上學。
程平到底比陸允明運氣好,阿佑還沒上學,不知道上學的苦,只惑于“騎高馬坐大車”這樣的說辭,以為念書是頂好的事,不但不怨程平這“別人家的阿叔”,還有點崇拜,與洛陽學齡小兒一聽陸郎君之名就恨不得畫圈圈詛咒他的情況完全不同。
沒滋沒味地過完了年、過完了上元節,到阿佑開始懵懂的學堂生涯時,正月十八程平去禮部報名,參加制科考試。
沒想到遇到一個熟人——州府試時考明算的小胖子。
小胖子仍然是萌嘟嘟的樣子,見了程平很是欣喜。他運氣還不如程平,當年禮部試就沒通過,本想著卷土重來再戰禮部試的,沒想到先舉行制科,又恰好有明算,小胖子當然不放過機會,便來報名了。
聽聞程平報的也是明算,小胖子大驚,用學渣看學霸的眼神盯著她。程平嘿嘿干笑,現在你對我這種文科生報理科考試是“不明覺厲”,要是我考不好,不知會不會嘲笑?
轉眼,那不知是會坐實程平學霸名頭、還是會引來自不量力嘲笑的唐代基層公務員特招考試就到來了。
這頓不舒服的飯也不白吃,老師給押了題!
目前朝中需要用到計算人才的地方不少,最主要的是工部和戶部。
工部的活兒,不說屯田、橋道、城池修補這些常規的,目前朝中議論紛紛的是三件事:
一個是興復漕運,挖河建壩、建造漕船;
一個是皇帝繼位幾年,營建山陵的事提上了日程;
另一個就是,皇帝純孝,太后如今年老畏寒,皇帝看上了華清池那幾眼泉子,想修復華清宮——自玄宗后,皇帝們就不大臨幸這座雄偉綺麗的別宮了,只有些不得寵的宦官宮女看著,如今宮室早已破敗,不堪住了。
這里面不管是挖河修壩,還是工程問題,都需要計算。
戶部是明算出身的士子們的大本營,別的不說,就各種稅的統計計算,就能繞暈多數進士和明經們。
陸允明沒跟程平說,戶部尚書“白發搔更短”1,如今胡子都揪掉一半了,前些日子在朝上涕淚橫流,又缺錢,又缺人,這日子沒法過了。
直到皇帝頒了“德政”,今年過年宮里削減開支,又說開制科選算學精湛的給他,老頭兒才收了淚——其他各部尚書紛紛側目,沒本事,還愛告狀,不找你要錢找誰要錢?
吏部尚書是因為“被冤枉”,不是我不想給你選幾個合適的干活的,是明算本來人就少,按標準篩選,合格的就更少了。“判”姑且不說,這幫人里去了長得歪瓜裂棗的,去了言語訥訥的,去了字跡丑陋不堪的,好不容篩出兩個,還被工部尚書搶走了——皇帝特批的,沒辦法。
這些朝中內情,陸允明自然是不會跟程平講的——被拐來的還沒入伙,就提前告訴他本山寨吃不飽穿不暖、眾頭領之間天天掐,這人傻才愿意入伙呢。
“被拐的”程平還猶自樂呵著,朝中有人就是好,幫著劃重點押題!轉念又不禁笑話自己,之前還當憤青,說唐代科舉不公平,投行卷,提前拜座主,看出身,這會子自己成了既得利益者,就沾沾自喜起來,嘴臉太丑陋!
陸允明哪知道她正自我批判呢,看她皺著眉,只當她正在想這類算學問題呢,便不打擾,只自己拿起案邊的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