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比廟里的菩薩還要寶相莊嚴些。”慧明道。
程平再點頭,那天在菩提寺,這種感覺很明顯。
“一定是年紀大了,又沒娶妻的緣故,便少了些煙火氣。”
程平咧嘴笑起來。
“咳,咳——”陸允明負著手走進竹林。
程平連忙站起,對他叉手行禮。
陸允明不理她,只近前看浸水的套筒漏沒漏水。
程平訕訕的,其實我就是聽聽,又沒說什么。
慧明和尚卻不樂意了:“你咳嗽什么?喉嚨不好?還是我說的不對?你再不去取新婦生娃娃,九郎、十七郎他們的小郎君都該娶親了。”
陸允明抿抿嘴,對慧明實在沒辦法。
慧明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抬頭問:“你莫不是有什么難言之隱吧?我認得一個胡僧……”
看陸允明臉黑起來,慧明悻悻的,“不過是問問。”
程平一臉的嚴肅恭敬,在心里卻已經笑得打跌,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了,這會不會就是我的明天?如果我長期不娶媳婦,是不是也有人建議我去看男科?
慧明槽吐得好,活兒干得也好。
不幾日,鐵匠把幾個鉆頭打了出來,這邊舂車、竹筒也做得了,把東西都組裝好,慧明指揮著人在度好的鹵脈上開始鑿井。
幾個鉆頭里,還是慧明設計的碓嘴型的最好用,程平的現代貨慘遭淘汰,畢竟動力不同,作用原理不同。
開始大家只是好奇地看熱鬧,后來越舂越深,便有人看出了門道,尤其戶部司的崔員外郎,時常來看看,又請教慧明其中的原理。事實上,度脈的事崔員外郎也格外上心——是位做事認真、做人積極的。
不知是不是運氣格外好,不過旬余便已經打到了咸泉鹵脈。官員們聽說了,都圍過來等候“見證奇跡”。
只見兩個仆役搖動拴著繩索的手柄,用轆轤車引上一個細竹筒來。
竹筒上來,仆役把架子上的木軸輕輕一轉,那竹筒便到了鹵池上方,再一拽,鹵水便傾倒了出來,足有數斗。
眾人大驚!這方法何其輕便哉!井挖得方便,鹵取得也方便。照這樣,只要找到了鹵脈,一年工夫,便能多多少鹽井?哪似往常,大量人夫,慢慢刨挖,還時常出現塌方,而且取鹵也太費事。
官員們大多戶部出身,算賬都是一把好手。估算一下,山南道、劍南道若把這推廣開來,能多出多少鹽,多出多少稅,臉色均是一變。
那思維敏捷的便賀喜陸允明:“恭喜尚書,此誠利國利民之物也。”
眾人忙跟上,一片賀喜之聲。
“圣人之幸,萬民之幸。”陸允明笑道。
眾人又恭維慧明,慧明宣一聲佛號,便退出了人群。
當然也有人夸贊程平,程平擺出人畜無害的笑來:“不過給大師打個下手而已。”
有人便覺得程平真是好狗運。這件事一定會上達天聽,保不齊程平會因為這件事升遷。便是不能升遷,年終吏部考績也必是上上等的。
當然這個不能拿到明面上說,他們嘴上問的都是“這個輪子叫什么?有什么用?”這之類的問題。
程平沒法一走了之,便給官員們科普:“這叫做滑輪組,可以讓人更省力”,“這是慧明禪師利用舂米原理做的舂車”……
第二日,慧明便要遠行,陸允明和程平一大早去送他。
慧明看看程平:“某看你有慧根,若是厭了做官,不妨隨我修行去。”
程平笑著答應:“好,還請大師提前給我準備個好聽的法號。”
陸允明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