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又想起周通、孟員外郎他們,不知道周通考試通過沒有,還有孟員外郎,也應該捎個信兒回去,不然自己來了江南,一個猛子沒影兒了,以后再回長安,不好見面說話的。
趁著府試這些日子,不如置辦些禮物,讓他們幫著帶到長安去……
程平偷了一下午空兒,出去置辦禮品——原來在戶部的時候,下午工作屬于加班,自到了米南,全天忙成了常態,要是哪天下午不上班,程平都會有些微的負罪感,這就是傳說中的抖吧?
程平帶著王大上了街,有點犯愁不知道買什么。
其實,雖說米南沒法跟“物質皆大豐富”長安東西市比,有特色的東西也不是沒有。
比如紙張,本地紙色白而堅韌,稱為“米紙”,京中畫山水畫講究的多用它。米南的筆也不錯,筆管用本地的西子竹,這種竹節稀桿直,亭亭有西子態,跟山南西道可以用來鉆井的大竹不同。
這筆墨紙硯配齊了,贈送孟員外郎等幾個相得的同事是沒問題的,但給陸尚書,似乎……顯得太湊合。程平對上次的“圍脖事件”還記憶猶新著呢。
程平經過幾家賣絲織品的店鋪,都沒有停留。米南的絲織品雖然比不得潤、常、蘇、杭的花樣多,但也自有特色。本地盛產一種叫做米絲的,那最頂級的薄如蟬翼,穿上幾層,還能看出皮膚上的痣。買上兩匹送陸尚書?程平的腦子朝著某個不健康的方向拐去……
旁邊一條小街上是賣茶葉的,程平前世是刑偵劇愛好者,托人轉送入口的東西這種事,還是能不干就不干的。同理不能送的還有藥材、干果蜜餞。
程平來到目的地——本地最有名的扇莊。里面賣的是各種團扇,有圓月形的,也有橢圓的,也有六角的,扇面繡花草魚蟲或者畫山水人物,都精美得很。
本朝,后世文人墨客常常用來裝x的折扇還不流行。原來部里諸位用的以蒲扇、棕扇居多,也有用團扇的,程平記得陸尚書用的是一柄看起來有年歲的竹扇。
繞過那些色彩亮麗、繪有花卉仕女嬰戲的女款團扇,程平轉到男子團扇這邊來。郎君們用的扇子較女郎們用的要大一些,扇面上畫或繡的則是山水、駿馬、松石之類。
其中有一柄繡的是雪野圖,遠山飛鳥,茅廬雪樹,兩個騎行者的背影,大片的留白,恢弘中略帶蒼涼,讓程平想起去年經過廖州拜訪江遠的情景。
程平又選了一柄繪有水鄉風光的——江南的禮物,當然得有點江南的水汽。
回去寫信時,程平也著重說這江南風光,氣候、習俗、衣食,一派的安寧祥和,又有點小趣味,從信紙上裁下來,就可以當游記看。政事卻只寥寥數語。
程平突然停住筆,又看了兩眼剛才寫的,然后笑一下,把它撕了。
上大學的時候,程平每三兩天往家里打個電話,嘰嘰呱呱地跟爹媽瞎聊,吃啥穿啥上課有什么樂子,但被人懟了、某科差點掛了這樣的事從來不說——所謂報喜不報憂。
但程平分析自己現在給陸允明寫信,當不屬于這種狀態,倒有點像更小的時候,考得好回去不說,憋著,專等拿了什么獎狀之類的給爹媽驚喜。
等陸尚書從別人嘴里聽說自己的“政績”或者看到那本詩集?程平“嗤”地笑了,輕聲道:“幼稚!”便給這件事做了了結,而不再往下挖自己這種心理更深層的原因。
程平再寫的信就“端正”多了,政事為主,只在最后促狹了兩句,讓這封信不那么像工作簡報。
程平托人帶信時,米南還能用扇子呢,到陸允明收到信時,長安已經下第二場雪了。
陸允明看著面前俊逸的小郎君笑道:“令尊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