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緊張,陸允明先是以私人身份親自去拜訪了云氏,然后又以朝廷黜陟使的官方身份親切會見了云氏、袁氏、盧氏等士族家主,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陸允明高度贊揚了他們在米南治水中的功勞,并對他們在水災中捐財捐物、建立粥棚的行為表示了感謝——本臺記者程平報道。
程“記者”參觀了陸相安撫士族們的全過程,對陸允明如何彬彬有禮地提出要求,如何隱晦而明白地表達不滿,如何賣了人還讓人感恩戴德又有了更深體會——這才是政客!
會見完了高門士族們,讓程平意外的是,陸允明還讓縣衙組織了一次“擴大會議”,里面有豪強、有鄉紳,還包括商人們。對他們,陸允明完全是另一副樣子,一張帥臉要多溫暖有多溫暖,要多親切有多親切,拍下來就能當形象宣傳片……
本臺記者程平評無可評,只能搖頭嘆息,宰相就是宰相!
明天黜陟使一行就要走了,程平努力榨出陸允明身上最后一滴價值來——從他這兒批發一批題詩題字,什么米南常平義倉匾額、什么功德碑題詩、閘口名字……反正不要錢。
程平這點小心思昭然若揭,陸允明笑著瞪她一眼,到底心甘情愿當了這苦力。
程平看著低頭寫字的陸允明。他的側臉似乎比正臉還要好看些,或許是因為鼻子格外挺的緣故,還有桃心形狀的標準唇形……
程平的目光在他的口唇間流連了一下,終于把目光上調,放在眉眼上。嘿!就這樣成天耍心眼兒,也不見老,真是基因優良。
陸允明不抬頭,“看什么呢?”
程平不知哪根筋搭錯了,竟然說了實話:“座主長得真是好看。”
陸允明筆下一滯,接著寫。
程平嘿然一笑,上前幫著鋪紙磨墨。
陸允明眼睛的余光掃過程平纖細白嫩的手指,鼻間聞著淡淡的皂角香,突然想起叔父那天的話來,心里泛起一陣莫名的浮躁。
程平笑道:“座主早年一定臨過魏碑。”
陸允明的字也是唐人盛行的鐘王書系,卻平和文雅、風流蘊藉中帶著雄健厚重,顯然受魏碑影響頗深。
陸允明神色淡然:“眼力不錯。”說著一邊拿章子蓋章,一邊問:“悅安的字跡卻有點特別,不知是學誰的?”
說了你也不認識……后代的趙孟頫!
作為素質教育的一代,程平前世琴棋書畫舞蹈都學過一點,除了書法,別的都停留在皮毛上面的浮塵上。
書法從小練到大,勉強算是到了“毛”上。當年先學趙孟頫,后面還臨過康熙皇帝最愛的董其昌,可惜天賦有限,只得其形、未得其神。真正下功夫是穿越以后,柳夫子是魏碑愛好者,程平被逼著很練了一陣子魏碑,但終究帶著前世痕跡,字就成了現在這副德行。
但這都沒法說,程平只好笑道:“學生田舍漢出身,哪那么多講究?那時候小,性子又不穩,東學一點,西臨一點,就寫成了現在的樣子。”
慣常地胡說八道!那樣的章法格局,豈是東學一點,西臨一點能寫出來的?陸允明對程平的滿口胡說都有點習以為常了,“行了,把這堆都收起來吧。”陸允明一邊在案頭的筆洗里洗筆,一邊道。
看字跡都干了,程平小心地把這一堆“墨寶”都卷起來。
兩人換到窗邊榻上對坐。
“我觀你于水災救荒頗有章法,回頭寫一個《水患救荒議》給我,一則讓各地方參照,一則作為朝廷救荒策略放在戶部備案。”
程平看著他,這是真的要把米南當成優秀典型了?雖然確實挺優秀的……但,好吧,真是個讓人高興的好消息。
陸允明挑眉,“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