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溫笑道:“發完了。”說著從袖中掏出賬冊遞給劉椿。
劉椿并不看,只把冊子放在案上。
劉溫又笑道:“阿良練兵回來了,我看他跟餓了幾頓沒吃飯一般,讓他先去洗漱、吃頓飽飯再來見阿耶。”
劉椿笑著點點頭。
呵,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程平沒想到節度使府是這個畫風。
劉溫又與謝刺史聊天,說新得了兩支高麗參,全須全尾,年頭也還過得去,最適合娘子們補身子,待會兒讓人送到刺史府去。
謝刺史笑著謝他。
“志泊總這么客氣,弄得我要求你做點什么都不好意思了。”劉溫笑道。
劉溫也沒忘了程平,頗為和善親切地問程平幾時到的汴州,路上可順暢,又說改日約一席,為其接風,讓人心里暖融融的。程平慨嘆,這位劉大郎著實是個周全人物。
劉都督留謝刺史和程平在府里吃酒。席間,程平見到了劉家二郎——劉良。
要說生得好看,還得是這位,劉溫和科技少年劉恭都長相英武,頗似其父,劉良則是清秀掛的,氣質也是如蘭似玉。劉良話不多,劉溫與他說話,他說的最多的是“阿兄所言極是。”性子這般謙和,實在不像剛“練兵”回來的。
劉恭就可愛多了,見到程平就咧開嘴,給了個大大的笑臉,“悅安!”然后才跟他爹、哥哥們還有謝刺史打招呼。
席間有節度使府家伎獻舞奏樂。節度使府的家伎格外漂亮,里面還有兩個雪膚深目的胡姬,穿薄紗舞裙戴金鈴跳胡旋舞,姿態撩人得很。
程平看向上座興趣盎然的老頭兒,突然明白了他說“我輩中人”的意思——原來他以為我也愛美人……
程平目光掃過謝刺史和劉府幾位郎君,大家竟然對美姬都無視得很,有的吃喝,有的說話,劉二郎雖似在看歌舞,但看那沉靜的樣子,思緒早不知道飄到哪兒去了。這倒有意思了……程平淺淺地喝一口酒,專心看歌舞。
從和諧無比的節度使府回來,謝刺史便給程平分了“活兒”。
“你本長于民政,便還負責民政吧。日后勸課農桑、教化百姓便拜托悅安了。”
程平趕忙施禮領命。
別駕這個職位說是二把手,但很多都不擔實責,好些別駕都當成了“養老官”。程平沒想到謝刺史會把民政頗為重要的一塊分給自己。
雖然擔負著皇帝“多看一眼”的職責,程平還是希望在汴州別駕任上能做點實事。謝刺史分給的事又是自己擅長的,程平在心里還真有點感激他。
開春以后就要農耕,程平先去田間地頭視察一番,叫著科技少年劉恭。
程平拜訪完節度使府第二天,這位劉三郎就來找程平了,帶著他改裝過的扒犁,并邀請程平去城外汴渠上試駕。
到汴州,程平給自己的人設是“年輕心熱”,而不是“少年老成”,故而真就隨劉恭去城外野了半日。
兩人的關系迅速升溫,代詞變成了“你我”,劉恭干脆管程平叫起了“阿平”甚至“程六”。
程平到底還有點顧慮,沒好意思管劉恭叫劉三,卻也隨意地開起了玩笑。
劉恭對自己改裝的拖床很得意:“改日我再做一個,咱們坐著它沿河而下。”
程平搓搓自己凍紅的耳朵,笑道:“別算我!你這個拖床連個篷子都沒有,坐上面凍得跟傻狍子似的……”
劉恭笑罵,“你才是傻狍子!”左右看看,抓起一把雪團個球朝著程平砸去。
程平趕忙躲,從拖床上下來,也團雪球砸劉恭。劉恭身邊的童仆們都是無法無天的,也跟著一起起哄叫好。
瘋一起發,正事當然也要一起干。
程平記得在米南的時候,當地用的都是曲轅犁,一頭牛就能拉動,耕得也深,而汴州還是直轅的,笨拙得很。米南灌溉的筒車也很普遍,汴州雖有筒車,但主要用的還是更老舊的翻車。
程平大致記得曲轅犁的樣子,便招呼劉恭幫著做一架樣本出來,計劃稟過謝刺史以后,向全府推廣,筒車則是讓劉恭看看,還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劉恭雖對這兩樣兒都不很感興趣,但是講義氣,成天陪著程平跑地頭兒,回去又叮叮當當一通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