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楊華等赴回鶻使團,程平又開始滿州亂竄。
此時的農作物未經改良,生產周期長,云州天氣又冷,故而云州農作物都是一年一熟的。馬上進入三月,不管是種谷、種稻,還是種春小麥,都正是時候。
防備突厥人固然重要,但地畝耕種也不能丟了。怎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是個問題。
程平與屬官們商議著,農耕期間,團練不再到各縣校場統一進行,而是各村壯丁以其三一之數守衛村莊,日常就在谷場上操練,其余人等則耕田播種。團練壯丁之家的地畝播種,由村中其他壯丁共同協助完成——算是簡單的互助合作社。
另有些細則,比如農忙參加團練壯丁以“輪流制”為主,等秋收時倒換,允許報備后的自主替換;原則上先幫助團練壯丁之家完成農耕之類。
這些規則發下去,程平又對縣令們鄭重說了其中注意事項,說完還不放心,各縣田間地頭地視察——好些時候,經是好經,但就怕讓不良的和尚們念壞了。歷朝歷代很多政策制定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難免有漏洞,執行得再歪一歪,輕則不起作用,重則引得民心不滿,好事變壞事。
程平站在田間,細問老農家里有幾口人,幾畝地,家里有沒有人參加團練。
老農自言有三子,二郎去團練,老大和老三在家里耕田。老農回頭看看兩個用人力拉犁的兒子,笑道:“今年有了上面給樣子做的這曲轅犁,耕種比往年快了許多。往常沒有牲口,耕得慢,也費勁。”
程平點點頭。
縣令周琦看刺史滿意的樣子,心里也松一口氣。真是再沒見過這么親民這么較真兒的刺史,一聲不吭就下了鄉,田間地頭地跑,跟百姓們問這問那,甚至還在村子里吃飯。幸虧云中縣的活兒做得扎實,也沒遇到使壞的,不然今年的考評恐怕就麻煩了。
程平確實還算滿意,總體情況比預想的還要好一些,百姓們基本上對農耕時候搞團練沒什么怨言。這一則是有朝廷的賦稅減免政策,能少交點稅,再“服徭役”,百姓心理有安慰感;二是冬季時便推廣下去曲轅犁,提高了耕種效率,人少了,但活兒干得不慢;三是各縣把政策執行得不錯,沒出現什么強硬攤派以及官府和百姓之間的大沖突;再則,州府從團練一開始就讓人宣傳團練的意義,說被洗劫的村鎮的慘狀,百姓們對防備回鶻人還是上心的。
當然,視察一圈,也有讓人揪心的地方。
云州北部一個村寨的農家小院。矮墻,棗木棍子柵欄門,三間草房,即便程平這樣的身高,抬腳抬手也能夠到房頂。屋里沒有榻,倒有兩把小胡凳,程平與一個老翁對面而坐。
主婦端上兩碗白面馎饦,一碗給“貴人”程平,一碗給作陪的公爹,不敢對貴人說什么,只在圍裙上擦擦粗紅的手,學著城里的娘子們褔一褔,便退了出去。
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在屋門處探半個頭朝里張望,被他母親領走。
程平叫住她,“讓娃娃來!”
婦人頗有些惶恐,但還是放開了孩子。
或許是看程平面善,當然更大的可能是那碗馎饦湯的魅力,那孩子竟然真走到程平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