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李悠就被劍六喊了起來。之前在家的幾天,父母并不管他,想怎么睡怎么睡。沒想到好日子沒幾天,又開始了苦逼的早起,天還沒亮呢,這是幾點?五點,六點,怎么感覺比上班時候還苦逼,可惜手機罷工,看不了時間。
洗漱,穿衣都有劍六服侍,就不贅述了。
待李悠趕到演武廳,卻詭異的發現,地上多了三張桌椅。
花師和謝卓遠基本和李悠前后腳到的,落座后,卻有仆人在每張桌上放了一本書。
花師拿起書。
“李悠第一次,和你稍微解釋一下。我昆吾劍宗上承中土儒門,固設早課,誦讀經典。你剛認字,且所學有限,怕是難以理解微言大義。你先跟著我與卓遠誦讀,盡量記憶經典,晚些再和你講解。”
李悠聞言,默默拿起書本。
書名《五常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朗朗的讀書聲在演武廳內回蕩,李悠和謝卓遠也就罷了,只是單純的朗讀。花師卻隨著朗讀,周身蕩漾起層層的微光,一股浩然之氣撲面而來。
李悠表面讀著書,內心卻早已炸開了鍋。
身為一名中文系的本科生,雖說時代變了,但是儒家經典也是繞不開的一關,多多少少都要接觸,畢竟儒家文化已經和中文密切的綁定了。
尤其是工作以后,受成功學的影響,還特意研讀了王陽明。
之前花師提到謝卓遠要養仁義之心,他還沒多想。剛才花師直接提及了儒門,就已經讓李悠心中一動了。現在讀這《五常經》,完全印證了他的想法。
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兩個世界竟然出現了驚人的相似。
只是怎么這么粗淺,是這本《五常經》粗淺,還是這個世界的儒門粗淺,李悠不得而知。可怕的是花師周身蕩漾的浩然氣。
儒家養浩然氣,這李悠知道,但那說的是一種至大至剛心態,就像蘇軾詩中所說,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更多的是一種心境。
但在這里,卻是實實在在的力量,一種修行的方式。
但是知道了謝卓遠要養仁義之心的緣由,李悠卻對這個師兄成功的幾率不太看好了。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義是大智慧,大決心。這等小打小鬧,豈不玩笑一般。
李悠心里想著事,嘴上卻不慢,一直跟著兩人誦讀。讀著讀著,就有點不對勁了。
再粗淺的經典,只是理解程度的淺顯罷了,那種儒家思想卻是一致的。花師的誦讀似乎帶著某種催眠一般的效果,讓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在儒家思想中。
李悠一開始還心中雜亂,心緒紛飛。但是讀著讀著,雜念漸熄,心緒不由自主的跟著經文沉浸了進去。
如果是一般人,只會在心中心生向儒之意,被微言大義所感化。但是李悠不同,他心中記著太多的儒家經典,那是從小學開始就全文背誦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