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文系的大學生,哪怕不用背誦大段的經典,不考八股文,孔孟的經典總要知道,董仲舒的核心思想總要了解,文天祥的詩句總要背誦,更別提還有后來自己研讀的王陽明。
誦讀的《五常經》,花師的特殊誦讀技巧和力量,就像一個噴香的魚餌,把李悠埋藏在心底的這些知識全都勾動起來了。
隨著東方第一縷陽光劃破天際,一絲微弱的熒光從李悠身周蕩起。
誦經聲戛然而止,四只驚駭的眼神死死的盯著李悠和那道熒光。
只是李悠絲毫不查,心神已經完全沉浸在了內心深處。曾經讀過,背過的那些儒家經典,那些工作以后逐漸被時間沖淡了的記憶,突然間清晰了起來。最終在一個神秘不知其所在的地方,化作了一團光輝。
不知多久,李悠緩緩睜開眼,一股發自心底的暢快盤旋在腦海,讓他亢奮的想要高呼出聲。
不過,剛一睜眼正對上花師審視的眼神。
“師父,你讀的好好聽,聽的真舒服。”
這話,配合著李悠發自內心童真般的笑容,打消了花師心底剛剛冒起的一絲懷疑。
只能由心的感慨一句,傳聞是真的,有些人天生赤子之心,未被凡塵俗世的污濁所污染。天生向道,天才絕世。
只是這樣一個傳說中的人就真實的出現在自己面前,還是有種不真實的夢幻感。
花師突然覺得這個弟子即收對了,也收錯了。
弟子有天分怎么來說,對為師者都是好事。身為一個名師,他不怕弟子有缺點,查缺補漏本就是為師之責,只要弟子有閃光點,他就有信心教好。他唯一怕的就是平庸,而且是不自知的平庸。
但是這次不同啊,為了卓遠,他是真打算收個平庸之徒的。但是目前為止,李悠的表現除了外表的憨傻外,沒有一絲平庸的跡象。反倒是一派平民傳奇的做派。這很有可能影響他對謝卓遠的規劃。
“李悠啊,好聽么?說說看,你怎么理解五常中的仁義的。”
李悠沒敢說的太深,基本把小學程度的字面理解搬了出來。
“師父,您看,這個仁字,有人,有二。應該是很多人的意思。這義字,有羊,有我,應該是合理之事。昨天這里多的那些東西里有這個字。但似乎還有別的,我說不清。”
說著李悠指指腦袋。
花師無奈的搖搖頭。理解和能解釋清楚是兩碼事,作為老師的他最有體會。身位名師,有時候并不一定是會的最多,實力最強的。但一定是最善于總結,能把自己理解的事清晰明確的表達出來,讓弟子理解。一般人很多并不具備這種能力,這也是語言的局限性和名師的珍貴之處,也是傳承玉晶如此珍貴的主因。更別說這個傻傻的弟子了,他可能連自己到底理解了什么都沒搞清楚。
“好吧,既然李悠養出了浩然氣,我就給你們解釋一下這個特殊的力量吧。卓遠,這些本沒打算現在告訴你,雖然你怕是也耳聞不少了。之所以不說,是怕你好高騖遠,急功近利,反而難有存進。不過現在嘛,我怕不說,你心難平。你要切記,李悠是你師弟,他的成就是你的驕傲,而不是你嫉心的來源。”
謝卓遠起身行禮。
“師父,我明白的。您說過任何人都是獨特的,都有其閃光點。嫉妒之心是毒藥,是自毀前途的深淵。師弟赤子之心,不受外界玷污,這是他的閃光點,我為他高興。”
花師聞其音,辨其心,確認謝卓遠發自內心,才微微一笑,提前解釋起了一些只有進入宗門才能聽聞的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