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顯然也不想廢話,似乎很迫切,直接就動了手。
李悠神識一掃,就袖手旁觀了。劍六出手,無論后果多嚴重都是佛門內部問題。但他出手,很容易被某些人上綱上線。只是淡淡的囑咐了一句。
“六兒啊,大日子臨近,莫要見了血光,不吉利。”
李悠的本意是別出了人命,劍六畢竟要拜師佛祖,也算佛門一員。鬧的太僵,雖說不在乎吧,但畢竟是麻煩。
可惜,劍六雖然聽李悠的話,但對她來說,不見血光的意思可就有點偏了。生死大道操控生死,對她來說殺人不見血不要太簡單。尤其面對一個靈魂修為有著差距的對手。
劍六頓悟過一次,雖然有別于一般佛門高手的頓悟,沒達到立地成佛的際遇。但也非一無所獲。
頓悟,說白了就是原本的三觀無力應對心結,需要借助全新的三觀,突破心結,改變自我。劍六不喜佛門傳承,就連李悠教的儒門傳承其實也不喜歡,她的心一直是那顆劍奴的心,李悠的劍奴。
她能順利突破心結,重塑三觀,固然是李悠插科打諢,不講道理的激起了她的求生欲。也是她終于想通了,找到了自己的道。
劍六的資質原本來說,只是一般。畢竟只是劍奴,在劍宗那樣的小門小宗都算不得驚艷。之所以被枯葉相中,根源還是李悠那部《生死兩界劍典》太過恐怖與完善。但是融合了轉輪,共享了這個人造佛陀的認知,劍六就已經算得上脫胎換骨,兩世為人了。
更重要的是,她掌握的傳承之多,之高深,就連很多圣門子弟都比不了。李悠對心上人的開掛,可謂喪心病狂,但凡覺得有用的,可都沒瞞著劍六。
而劍六的問題卻是掌握的大道太多太大,她的心卻太小。無論佛門傳承,李悠的心學,都是心懷天下的人道至理。而她主學的生死大道更是生命本源,后天大道的極致。問題是大道無垠,人力有窮盡。李悠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的傲,他下意識的承擔起人族的責任,他對自身血脈帶來的義務,都是甘之若飴的。他能走人道,是他心甘情愿的。
但是劍六心沒那么大,什么人道,什么生死,她這一生只活兩個字,李悠。
她之前的心結是什么,還不就是無論她還是李悠,走得太快了,擁有的世界太大了,大到超出了她能承擔的極限。她為什么會被困在初見李悠到決死一夜那段記憶的輪回,還不就是對劍六來說,只有那段記憶她是純純粹粹的劍奴,是純粹的只為李悠而活。
至于后來李悠把她以人相待,以家人的身份相處,就已經超出了劍六承受的極限了。但問題是,她還不能怪李悠對她好,她也渴望著李悠對她的這種特殊的感情。這才是矛盾的核心。
心結,就是矛盾,就是沖突。劍六一方面渴望著李悠對她的感情,一方面卻又抗拒著,無措著,拒絕著,這又怎么會不出問題。
但是按照她掌握的三種傳承,怎么處理這個矛盾?
佛門講放下,講脫離苦海,講禁錮**,也就是說放下和李悠的感情,放下那份渴望。這劍六當然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