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中午好!”
“過來坐!”
霍普金斯已經把鹿悠悠的資料調出來看過了,知道她大學學的就是海洋工程,從大一到大四專業課成績幾乎都是滿分。
雖然美國學校不承認中國的分數,但華清大學是中國最頂尖的高校,即便水平有差距,可滿分畢竟是滿分。
因為保密原因,鹿悠悠關于海水淡化的研究成果沒有寫在檔案里,但一連串滿分已經足夠亮眼。
今天又聽了她的報告,霍普金斯現在對這個中國學生充滿了好奇。
“能簡單說說你大學都學了什么內容嗎?”
既是了解也是考核,很多人學是學了但說不出來。
當然,這些人里不包括鹿悠悠。
除了無與倫比的記憶力,她的邏輯思維能力、總結歸納能力亦是頂尖。
就是一場橫跨四年的大型項目報告嘛,小菜一碟。
內容很多,鹿悠悠精簡過后也講了半個小時,霍普金斯沒有打斷,一直仔細聽著。
越聽心里的分數越高,一直漲到90都沒有減速的趨勢。
100,100+,∞……
直到鹿悠悠停下,霍普金斯好長時間沒有說話。
他今年五十三歲,見過無數天才,包括他自己,他以為不會再因為某個有天賦的年輕人而動容,沒想到啊……
在一個普通的日子里,一堂普通的專業課上,出現了一個普通又不那么普通的留學生。
在大洋彼岸那片堪稱貧瘠的學術土壤里,竟然能開出如此驚世奪目的花,不得不說這一個奇跡,絕對的奇跡!
鹿悠悠見慣了這種眼神,從炊事班班長周大柱到衛生院院長鄭衛民,到五〇七所羅主任,再到清大的羅院長、錢院長……
不過,比起羅院長的“膽大妄為”不管她是不是大一新生直接加擔子,霍普金斯教授稍顯矜持一些。
他從抽屜里拿出一張紙,看字跡應該是他親手寫的。
“這是我給你列的參考書籍和文獻,盡快通讀一遍,書本類寫讀后感,寫明想法和疑問就行,論文分類寫綜述,也是想法和疑問,不用太長,盡量精簡到幾百字以內……”
熟悉的感覺來了,鹿悠悠仿佛回到了上輩子的留學時光。
導師對學生的愛往往通過量來表達,愛得越深,參考文獻的名單越長。
教材薄薄的,參考資料厚厚的,上課40分鐘,讀書館40小時都打不住。
看著面前密密麻麻的一張紙,甚至正反面都有,鹿悠悠已然體會到了學術大佬五指山一樣的厚重的愛。
“謝謝您,我會盡快看完的。”
“不急,這是一學期的內容,期末之前交給我就可以了。”
大佬一點也不覺得這張清單是負擔,多是多了點,但是想學有所成哪有不看書的?
正巧,鹿悠悠也是這樣想的。
她來美國的目的之一就是施展大copy術,能記多少是多少,現在有專業頂尖大佬幫她指明方向,省了多少大海撈針的功夫。
這場談話雙方都很滿意。
霍普金斯很高興,不止因為發現了超級天才,還是個勤奮努力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