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很聰明。
他悟到了‘階級’的存在,但他通過‘生存的天地’來劃分階級,通過生活的好壞,地位的高低,來劃分階級。
他覺得,富裕的世家,高高在上的官員,是上等人。
胡人,苦民們,是下等人。
對,這大概是正確的,如果是在世俗層面的話。
但卻忽略了一個最底層的邏輯,那就是修行體系和修行境界的存在。
你看那神朝疆域,為何沃野千里,風調雨順?非是天恩浩蕩,而是天壇!那是匯聚了神朝頂尖大能之力,扭曲地脈、梳理靈機、鎮壓一方氣運的絕世陣法!
那是神朝的高階修行者,那些大能們,以無上偉力,強行篡改天地法則,為凡俗劃定的‘樂園’!代價?便是將利刃原,東海這些絕地,推向了神朝之外!
世家門閥,為何能世代簪纓,盤踞膏腴?非是他們德行高尚,而是他們掌握著最頂級的修行功法、最豐沛的靈材資源、最強大的傳承法寶!
麒麟紋為何是生存必需?因為那是蠻荒異獸血脈賦予的、對抗絕境的最低等‘修行’!是他們在這片被神朝大能‘遺棄’的法則扭曲之地,掙扎求存的唯一依仗!沒有這紋,便是凡胎,連這草都踩不住,連活下去的資格都沒有!他們的‘兇狠’,他們的‘掠奪’,也是修行體系所塑造出來的。
由修行境界等級森嚴構筑的秩序!
在這套秩序面前,楊凌口中基于“共同苦難”的“同胞”情誼,顯得如此脆弱而虛幻。
力量,唯有力量本身,才是這天地間唯一真實的語言。
楊凌的“天地階級論”其實很有洞察力——他能看到物質層面的壓迫結構。但問題在于,在這個世界觀里,物質分配完全由修行力量決定。
在楊凌的眼中,上等人是端坐于神朝繁華都城、雕梁畫棟之中的世家門閥。是那些身著錦袍玉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視金銀如糞土的權貴勛戚。是那些掌控著大片膏腴之地、役使萬千佃戶、一句話便能定人生死的豪強巨賈。
他們的“天地”,是風調雨順的沃土,是鐘鳴鼎食的奢華,是高高在上、俯瞰眾生的權力巔峰。
而下等人們,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田壟間耗盡最后一滴血汗卻仍食不果腹的神朝農夫。是塞外利刃原上,穿著草鞋在刀鋒上奔跑、為了一口帶血的草籽割裂手掌的胡人戰士。是涼州邊關,在寒風中戍守、時刻擔憂胡騎屠刀落下的小卒和百姓。
他們的“天地”,是貧瘠與困頓,是刀鋒與血淚,是掙扎求存卻看不到盡頭的絕望深淵。
對,這大概是正確的。
楊凌會如此確信。他的劃分基于最直觀的生存境遇:居住的環境、享有的資源、承受的苦難、掌握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