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衛:科勒爾、儒利奧·塞薩爾、薩默爾、施密特,
中場:萊因哈特、斯蒂芬·弗洛伊德、帕特里克·博格、斯特凡·羅伊特,
前鋒:卡爾-海因茨·里德爾、拉爾斯·里肯。
曼聯442菱形中場:
門將:舒梅切爾,
后衛:菲利普·內維爾、帕里斯特、史蒂夫·布魯斯、加里·內維爾,
中場:吉格斯、雷東多、斯科爾斯、貝克漢姆,
前鋒:陸德揚、坎通納。
“多特蒙德的實力不差,拉爾斯·里肯傷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是的,有意思的是里肯也曾經獲得過巴西足壇的關注,前巴西隊主教練佩雷拉說他踢球的時候像貝利。不過德揚則是被貝利評價為最偉大的7號,可以和他一起出場。”
“這場比賽雙方的陣型差不多,德揚也出現在了鋒線位置。里肯是九號半,不過他更喜歡在右路活動,德揚則喜歡在左路活動,兩個人拿球的時候可能會有相遇,很期待看到兩個天才之間能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不得不說,多特蒙德的陣容真豪華。”
能讓英國解說發出這樣的驚嘆,也證明了多特的強大。
薩默爾是貝肯鮑爾之后最好的自由人,里肯也是這個時代德國最好有天賦的球員,臥龍鳳雛同處一支球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何況還有羅伊特、弗洛伊德等國腳。
里肯更是和托蒂一樣,可以讓隊友們圍繞他踢,自帶體系的球員。
不過這位卻是是真的曇花一現。
陣容首發唯二的外國人,巴西后衛塞薩爾效力多家豪門,博格更是捷克超新星,這樣有老中青平衡,各個位置有實力的球隊,已經可以和各國豪門掰手腕了。
雙方主帥握手后,看臺上緩緩升起了巨大的tifo。
是里希斯菲爾德帶著里肯一起捧杯的畫面,充分展示了主隊的野心。
晚上7點30分,捷克主裁判瓦茨拉夫·克羅德爾吹響了全場比賽開始的哨音。
多特蒙德開球后,解說就在講述今天多特的戰術。
菱形四后衛也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這是從人盯人轉化為區域盯人的產物,最早是帕爾·切而瑙執教拜仁時候使用的。
82年的拜仁和83年的漢堡兩支冠軍杯決賽球隊都是用的這套體系。
對于年紀大的球迷來說并不陌生。
這套戰術應對433比較舒服,但是對雙前鋒就不那么舒服了,這套體系更進一步就是3中衛的五后衛體系,防守和進攻之間的博弈才是促進陣型和戰術變化最大的原因。
看到對手的站位,弗格森都忍不住笑了。
沒想到希斯菲爾德堅持他們那一套,那么今天曼聯光是陣型上有足夠的優勢。
這是一種普遍認知。
教練們有自己的論壇,偶爾會進行一些研討會。
希斯菲爾德也在不斷關注著場上。
如果說之前他印象里的陸德揚鋒芒畢露,就好像是一柄鋒利的寶劍,今天的陸德揚則收起了獠牙。
但是德國教練不認為陸德揚是下滑了。
而是做出了偽裝,隨刻準備發起致命攻擊。
狡猾的混蛋!
從跑位就能看出來,陸德揚無論是在中路還是拉邊,都不會選擇和他的球員近身,那么留下一定空間做什么?
當然是等隊友傳他的球員身后,然后啟動拿球。
所以每次陸德揚的跑動都讓他看得心驚肉跳。
他敏銳的注意到,無論是陸德揚還是坎通納,都不會選擇直接進入禁區。
兩個人都會帶著后衛跑跑停停,給隊友創造上來的時間。
這是一種很聰明的踢法。
唯一的問題就是聰明的球員是他的對手。
開場這這段時間,雙方都沒有像樣的進攻,更多的則是在試探。
博格拿球傳給里肯,里肯馬上就撥球拉邊。
吉格斯的防守能力連貝克漢姆都不如,只能靠意識來嘗試預判對手的動作。
里肯卻沒有著急,在和吉格斯對峙的時候,他一直在觀察隊友的位置。
“帕特里克。”
看到隊友前插,他馬上喊了博格。
這樣的動作還是吸引了雷東多的注意力。
不過雷東多才往前壓,里肯馬上扭身一個大腳,這球直接飛向了球場的另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