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遠眉頭緊鎖:“長官,依卑職之見,應該把全部的自動火力集中在一起,給予日軍優勢火力打擊。”
王奉盯著桌上的稿紙,若有所思。
這個觀點確實沒錯,目前中國絕大多數軍隊也正是這么做的。
謝爾蓋身著晉綏軍軍服站在一旁,由于是洋人的緣故,沒有領章和軍銜。
但并不影響他參與討論的熱情。
加入暫一旅后,王奉任命謝爾蓋為參謀部教官,受趙方遠轄制。
“如果從人海突擊戰術來看,需要集中優勢火力,壓制住日本軍隊,為我們的步兵接近敵人爭取時間。”
“建議采用13人制的步兵班,戰線足夠寬大。”
王奉點點頭,三人的意見不謀而合,也就沒有什么好討論的了。
經過重新整編后,一個步兵班13人。
一個排三個班,算上排部一共45人。
一個連三個排,算上連部一共150人左右。
編制到了營級,就逐漸豐富起來了。
裝備增援優先級最高的部隊,還是張虎的一團。
一個營三個連,光是普通的步兵就有450人左右。
這還不算完。
再增設一個火力支援連,六挺重機槍,十八挺輕機槍。
以及一個擲彈兵連,裝備十二具擲彈筒。
如此算下來,一個營有850人左右。
一團有三個營,一線戰斗部隊共有2550人。
裝備有十八挺重機槍,五十四挺輕機槍。
如此密集的火力配置,就算是和中央軍的精銳團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足矣獨當一面了。
旅部直屬部隊,增加一個重炮營,下轄四門九一式榴彈炮。
迫擊炮營的武器數量擴充到二十四門。
其余暫時不變。
這回手頭上的武器富裕了,王奉也沒忘了劉志堅的二團。
各項編制按照一團的標準部署。
除此之外,又將孔志勇的預備役改組為三團。
編制結構直接參照一團。
但將二團的編制落實到位后,剩余的補給只能將三團武裝一半。
不僅缺武器,更缺兵員。
按照這一套算下來,暫一旅起碼要將部隊擴充到9000人才能滿足標準。
但現在暫一旅上下滿打滿算,也才6300人左右。
還有很大的缺額。
指望閻老西給補充不太現實。
只能自己就地招募了。
王奉轉頭問道:“方遠,募兵工作進展如何?”
部隊一進陽曲,第一件事就是四處張貼征兵告示。
目前晉綏軍還沒有明確的征兵機構,雖然軍政部一直把征兵列為主要工作目標。
但募集新兵的工作,一直由各部隊自主進行。
少了條條框框的約束,王奉自然大膽了許多。
直接在陽曲開展大規模募兵。
不局限于9000人,而是越多越好。
由謝爾蓋執教的將官培訓班下午就要正式授課,在【人海突擊】學說的加持下。
預備役增援前線的速度加快,新兵的訓練周期也大大縮短。
更加符合現在爆兵的節奏。
三人討論之際,通訊兵快步跑來。
“報告長官,忻口急電!”
趙方遠快步上前,接過后掃視一眼,隨即面色驟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