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內,常凱申陰沉著臉。
淞滬戰場接連失利,每天送到他辦公室的戰報,疊起來有十多厘米厚。
其中基本上全是戰敗,求援的電報,很少有捷報。
哪怕是一場小規模作戰,殲敵百余人也好啊!
根據現在的戰況,和打探到的情報,日軍很有可能在籌劃對中國軍隊的大包圍。
戰況十分不利啊!
英美列強的調停也杳無音信
咚咚咚!
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
常凱申正了正表情,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進!”
嘎吱!
刺耳的合頁聲音響起,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快步走近。
走到辦公桌前,他雙手遞交上一份電報:“委座,山西軍報!”
常凱申長嘆一口氣,面露愁容般接過電報。
閻老西這個土皇帝,是他的心腹大患,自從全面抗戰,加入統一戰線之后,名義上歸附中央。
實際上一直在拿南京政府當提款機,各種國防撥款,專營款項申請了不少。
常凱申咬著牙批了幾個,但最后卻毫無成效。
大同失陷,日軍攻破內長城防線,都已經打到忻口了。
最近時日閻老西鬧得更厲害,平均一天下來要向南京政府發十余封電報。
高度統一的措辭,將言外之意總結下來就是——沒錢抗日了,給我撥款!要不就投降資敵。
何應欽站在一旁,眼神復雜。
常凱申何等精明,立刻意識到了不對勁,上下掃視電報。
“殲敵四千.活捉日軍中將!”
常凱申猛地站起身,雙手顫抖:“敬之,電報上的消息準確嗎?”
“當真活捉了日軍中將?”
相比于殲敵四千,真正讓常凱申動容的,是上面的【活捉日軍中將國崎登】。
何應欽艱難點頭,雖然很不愿承認這是晉綏軍的功績。
但就是如此,尸體還在人家手上,無論如何也歪曲不了事實。
“軍統那邊已經核實過了,國崎登在被俘之后,因傷勢過重而亡”
常凱申嘆息一聲,雙手背后踱步到窗前。
全面抗戰以來首次活捉日軍將級軍官,確實是天大的功績。
但他并不怎么高興。
何應欽跟上去:“委座,此事非同小可,如若處理不好,恐怕會動搖全國抗戰之心啊!”
常凱申板著臉,默不作聲。
處理不好會動搖軍心。
處理的太好,也會助長閻老西的威風。
人心復雜,這其中的尺度,很難把握的精準。
常凱申:“活捉國崎登的部隊.是哪一支?”
電報中的消息非常含糊,閻老西在這耍了個心思,并未提及具體番號,而是統稱的晉綏軍。
何應欽:“衛立煌傳來電報,是晉綏軍第33軍下屬暫一旅。”
怕常凱申沒什么印象,接著補充道“之前平型關戰役,這支部隊是主力之一。”
“旅長王奉,祖輩山西人,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九期。”
常凱申心中微微驚訝。
“黃埔的學生?”
“第九期”
常凱申眉頭緊鎖,隨即像是想起了什么,快步走到辦公桌旁,拿起上面的電報,一字一字細細過去。
“晉綏軍”
常凱申反復揣摩這三個字。
何應欽在一旁有些疑惑:“委座,這有什么問題?”
“暫一旅是第33軍的部隊,孫楚可是閻老西的絕對嫡系。”
常凱申漸露笑意,長舒一口氣:“敬之,這就是你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