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手里捏著電報,長嘆一聲:“一個軍,硬抗日軍一個師團的進攻,能堅持一周,算不錯的了。”
“東北軍,還真有點尿性。”
趙方遠補充道:“戰區長官部傳來命令,李長官調遣張自忠將軍之第五十九軍南下,支援蚌埠-淮河一線。”
“第二十一,十一集團軍從淞滬戰場撤下后,目前在合肥休整,預計兩周后抵達池河一線。”
王奉心里掂量著。
張虎瞪大了眼睛:“兩周以后?”
“恐怕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王奉心里掂量著雙方實力。
五十九軍從徐北趕來,未經戰斗,編制尚滿。
三十一軍,戰斗群在大戰后經歷一周的休整,逐漸恢復了戰斗力。
倒是五十一軍,與日軍在蚌埠-淮河沿線鏖戰一周,雖尚能穩住陣腳,但實力大不如前,不能用作進攻力量。
日軍方面,第十八師團建制完整,有大量的飛機,火炮支援,想要與其持平,至少需要兩個軍。
也就是說,五十九軍,三十一軍,五十一軍合力,才能在戰略上占據上風。
還隨時有被日軍翻盤的風險。
剩下一支旅團,只能由麾下所部抵抗。
兵力還是捉襟見肘啊!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確實能拖到合肥援兵趕來。
但王奉并不想拖延太久。
北部,魯南保衛戰已經進行到緊急階段,日軍仙臺,磯谷兩師團,正以臺兒莊為會師目標,企圖合攻徐州。
趁早解決南部之敵,回援北部才是上策。
“長官部有什么計劃?”
趙方遠掏出一張電報。放到桌上:“李長官要求池河西岸部隊,撤到淮北一帶。”
張虎眉頭擰到了一起:“要撤?”
“咱們守了這么多天,說撤就撤了?”
說罷,搶過桌上的電報,上下掃視。
趙方遠點點頭:“戰區長官部下令,確實令我等撤退,將敵人引到上窯,爐橋一帶。”
張虎心中遲疑,用疑惑的眼神望向王奉:“長官,這.”
王奉看向作戰地圖,心中明白了李宗仁的意圖。
目前日軍屯兵在池河東岸,像一堵高墻似得,屏住了第十八師團的側翼。
縱使合肥之兵趕來,日軍也能依靠池河天險,負隅頑抗。
此舉看似是主動后撤,實則是將日軍吸引到淮河一線,拉長戰場寬度,以及補給線。
讓支援部隊有機可趁。
王奉點點頭:“執行長官部的命令,和31軍交替掩護后撤。”
“是!”
池河東岸。
荻洲立兵時刻關注敵軍動向,吃住都在指揮所內。
參謀長匆匆跑來:“將軍閣下,西岸敵軍出現撤退跡象,是否進行攻擊!”
荻洲立兵放下望遠鏡:“規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