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長將偵查報告遞上來:“結合偵察機的報告,全體敵軍都有撤退跡象,有步驟的交替撤退!”
說話間,他已經躍躍欲試,師團在池河磨蹭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早就忍不住了。
荻洲立兵格外謹慎,并沒有當即下令追擊。
反而是走到地圖旁,細細琢磨其中意圖。
參謀長跟上來,指向淮河:“閣下,結合敵軍的動向看,很有可能是去加固淮河防線,我軍迅速追擊,協同十八師團一起,發動渡河作戰!”
荻洲立兵有些心動,只有用中國士兵的鮮血,以及赫赫戰功,才能洗涮整個第十三師團的恥辱。
但他依舊對追擊之事閉口不談。
反而看向其他地區。
“合肥的情況怎么樣。”說著,從一旁拿來量尺。
根據比例推算,合肥到池河的直線距離,未到一百公里。
其間地勢平坦,并無山谷溝壑,急行軍兩天就能到。
這是津浦線附近,僅剩的一座,尚在中國軍隊掌控之下的大城鎮。
自然是首要的考慮目標。
屢遭失敗后,荻洲立兵已經收起輕蔑的心態,擺正了心態,將一切可能性都考慮進去。
參謀官皺眉:“根據參謀部的消息,合肥尚有大股中國軍隊駐扎。”
“閣下,您的意思是?”
荻洲立兵點點頭:“中國軍隊絕對不會無緣無故撤退,在他們眼中,哪怕犧牲再多的士兵,只要能守住一寸土地,也算是值得歡雀的大勝。”
“必定是誘敵之計!”
經過點撥,參謀官也意識到了問題:“將軍閣下,那該如何是好?”
“第十八集團軍牛島將軍,前不久發來電報催促,望我部能盡快與其在淮河會師。”
提起牛島貞雄,荻洲立兵氣不打一處來。
第十三師團是戰前常備師團,而第十八師團,在平成六年(1925)時,被裁軍而取消番號。
直到戰前,才重新組建。
真要排資論輩,牛島貞雄高低要稱他一聲“閣下”。
但由于第26旅團的慘敗,第十三師團實力損失嚴重,第十八師團承擔主攻,牛島貞雄被授予戰前指揮官一職。
開始吆五喝六。
荻洲立兵心中舉棋不定:“緩慢跟隨,不要與中國軍隊交戰!”
中國軍隊撤走,池河西岸無兵,自然也沒有防守的意義。
除了跟上去之外,別無他法。
同時,荻洲立兵向參謀部發電,請求出兵牽制合肥敵軍。
徐州。
第五戰區長官部,李宗仁處理完省務后,匆匆離開六安。
魯南戰局,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臨沂告急!
該地為魯南軍事上所必爭的重鎮,一地得失,關系全局。
但此緊要關頭,李宗仁手中無兵可調了。
魯南方面,他不需要一支強軍,能應付場面就行了。
原本看中的兩員戰將,王奉和張自忠,都被自己部署在了津浦南線,那里同樣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