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心中思忖,一兩秒后回道:“算不上,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倒是厲害,之前歸德會議時,曾有過一面之緣。”
李文田有些顧慮:“長官,這前線指揮混亂,四支軍隊想要通力協作,恐怕有些難啊!”
“第31軍是桂軍,隸屬第十一集團軍,51軍隸屬第三集團軍,我部和華北戰斗群,又是戰區直屬”
經過這么一提醒,張自忠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協同作戰,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確實不簡單。
除非李長官親自指揮作戰。
“回電,我部同意請求,擇日與君共謀大事!”雖然覺得有些不靠譜,但張自忠還是表示支持。
那日在歸德,王奉指著地圖侃侃而談的模樣,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印象。
2月4日,
上午十點。
經過一夜的休整,日軍發動了新一輪的猛烈進攻。
由于第十三師團投入戰場,日本航空兵適當的向上窯一線,傾注了部分火力。
處心積慮布置的彈性防御,終于發揮了效果。
最明顯的就是,在日軍轟炸過后,前沿陣地能在三分鐘內,對渡河之敵展開反擊。
換做以往,這個時間至少要在十分鐘以上。
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傷亡。
面對前沿陣地頑強的回擊,第十三師團叫苦不迭。
連續進攻了兩個小時,結果連河中間都沒過去。
指揮所內。
趙方遠站在瞭望孔前,時刻關注著戰場局勢。
發現日軍發現異動,不僅有些疑惑:“長官,這鬼子.都去哪里了?”
“攻勢突然減弱了不少會不會是企圖迂回我軍側翼?”
王奉搖了搖頭,嘴角想笑,但又覺得不合時宜:“以我所看并非如此。”
趙方遠心中狐疑。
王奉繼續解釋道:“淮河寬闊,日軍想要迂回作戰,難度何其之大。”
“況且,我部陣地距離59軍不遠,51軍在后方駐扎,雖然損失過半,但軍心并未渙散,尚且還有一戰之力。”
“我觀敵軍指揮官作戰風格,一再求穩,是不會冒這個風險的。”
趙方遠輕輕點頭,覺得此話確實在理。
“依長官之見,日軍為何放緩了進攻?”
王奉:“想必.應該是轉去進攻第31軍了。”
雖然31軍的作戰也很頑強,但無論是在裝備,還是士兵素質,相比戰斗群,都弱了一大截。
柿子專挑軟的捏
趙方遠撓了撓頭:“長官,是不是要派兵過去增援一下?”
王奉思來想去:“給張虎發報,佯裝渡河迂回,吸引點日軍火力!”
說罷,立刻切換視角。
第31軍的情況確實刻不容緩,日軍以大隊為單位,梯次發動進攻。
軍長劉士毅在指揮所內,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頭頂的飛機也不斷盤旋。
桂軍的武器儲備還算豐富,第31軍裝備了些外國引進的防空機槍,但效果很一般。
只能防御低空,射程僅在一公里上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