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想起件事:“昨天發給各部的電報,都有回復嗎?”
趙方遠:“其余三部均表示同意,不過給戰區長官部的通電,目前還沒有音訊。”
王奉點點頭。
北線戰事緊張,吸引了絕大部分注意力,南線相對僵持,報上去的消息被擱置,也是情有可原。
趙方遠眉頭緊皺:“長官,現在的情況.到底怎么做,才能一舉擊退日軍?”
王奉攤開地圖,關于作戰計劃,他昨天想了一夜。
若是論起歷朝歷代,發生在徐州地區的大型會戰。
無論如何,也落不下淮海戰役。
回想起前世著名的電影語錄——“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
當時覺得可笑無比,現在身臨其境,王奉只覺得感同身受。
“目前日軍的總兵力,大概在兩萬五千人左右,各類戰機上百架,坦克三十輛,火炮七十余門。”
“戰斗力毋庸置疑的強,就連我們對面的第十三師團,哪怕只剩下一個旅團,綜合戰斗力也要比第26旅團強上一倍有余!”
趙方遠,謝爾蓋兩人點點頭。
日軍的戰斗力,眾人心中早已明了。
師團是綜合作戰單位,旅團不是。
按照目前的日軍編制,一支師團下方,除了兩支旅團充當作戰單位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后勤單位。
據王奉這些日來的觀察,第十三師團單是野戰醫院,就有四座。
除此之外,兩個通訊部隊,一個防疫給水部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騎兵偵查大隊,工兵部隊等等。
獨立作戰能力相當強悍。
這還是王奉第一次,遭遇成建制的師團部隊。
“而反觀己方兵力,我部算上預備役,堪堪破萬,31軍大概有兩萬人,51軍萬人左右,59軍初來,全軍上下能有三萬人!”
“加在一起是多少?”
“足足七萬人!”
“七萬對兩萬五,優勢在我!”王奉雙手拄著桌子,眼神死死盯著地圖上的淮河。
所幸另外三軍,皆是各地方軍精銳,都沒有缺額,吃空餉的情況。
趙方遠雙手環抱于胸前:“長官,這意思是”
王奉指向淮河北岸,眼神堅決:“誘敵深入,然后圍而殲之!”
“淮河以北河道縱橫交錯,可以沿地形而守,分割日軍,形成一個大包圍圈,徹底吃掉這股日軍!”
趙方遠有些震驚。
他原本以為,作戰計劃的目標,最多是重創日軍,降低淮河南線的威脅。
沒曾想到,長官要直接圍殲日軍。
一個師團,外加一個旅團啊。
謝爾蓋倒覺得沒什么,這種戰爭規模,放在歐洲戰場,算不得什么大的戰役。
“我們足足有七萬人,和日軍兵力相差,差不多有三倍多,已經滿足進行一場圍殲戰的條件了。”
“總的來說,我們是占優勢的一方。”
趙方遠提出疑問:“長官,日軍空中偵察機,能直接全面的俯瞰整個戰場,恐怕包圍圈還沒形成,計劃就要泄露了”
王奉抬起頭:“平原作戰,最考驗部隊的機動能力。”
“你說的情況,我考慮到了,這個包圍圈的口袋,只能晚上扎。”
“一夜的時間,十個小時,扎好一個至少十五公里寬的口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