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前,廣西的常備兵力僅有十四個團,其中有兩個團還被用作兵工,開采錫礦。
但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執政廣西時,搭建起了成熟的兵役體系。
新兵入伍訓練一年后,即刻退伍回家。
在“七七事變”之前,廣西已有四屆,經過軍事訓練的士兵退伍在鄉。
各級干部也儲備齊全。
動員命令一經下達,民眾踴躍報名參軍。
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將原本的十四個團,擴充成四個集團軍。
重武器不多,但輕機槍和步槍一律配置齊全,均是自主生產,或購自歐洲。
還佩戴清一色的捷克式鋼盔。
士兵素質和其他地方軍隊也不一樣,這些退伍兵重新入伍之后,重新訓練速度極快。
能迅速凝結成戰斗力。
別的不說,光從編制上就能看出差別。
第五戰區其他軍,第51軍,第59軍等,都是兩師制。
唯獨第31軍,下轄三個主力師。
蘇祖馨點了點頭,轉身向陣地后側跑去。
第138師剛剛抵達陣地,還沒完全安頓下來。
劉士毅獨自待在指揮所內,昨夜下過雨,淡淡的土腥味鉆進鼻腔。
參謀長至今還在渦河以南,配合第131師阻擊第十三師團。
為北岸防御爭取有利時間。
通訊兵急匆匆爬跑來:“長官,緊急電報!”
劉士毅接過,上下掃視一眼。
【茲電第31軍,前敵總指揮部命令,迅速調集主力部隊,務必給予第十三師團迎頭痛擊,殺傷其有生力量,有效配合友軍戰場作戰!】
劉士毅心中明了,短暫思索后:“回電,我部已悉相關內容。”
“另外,電告131師,四個小時之內,渡過渦河,與主力部隊會師!”
“電告138師,堅守側翼陣地!”
通訊兵在心中迅速記下:“是!”
指揮所外。
昨夜突如其的大雨,致使修繕防御工事變得極其困難。
由于地處兩河之間,地表的水根本滲不下去,雨水淤積在地表,和土壤混合在一起。
越是努力修筑,越有種和稀泥的感覺。
啪嘰!
劉士毅走出指揮所,軍靴踩在泥水坑中,負手而立,環視陣地四周。
一名渾身沾染污泥的工兵跑來,立正敬禮道:“長官,昨天雨太大了,工事修不了啊!”
劉士毅點了點頭,心中犯了難,陣地內什么情況,他看的一清二楚。
別說構筑新的防御陣地,就是昨天夜里修好的,經過大雨這么一沖,根基也不穩固了。
散兵坑沉積的雨水灌滿,根本趴不了人。
士兵心急如焚,摘下頭頂的鋼盔,想要將坑內的積水潑出去。
但靠近河流,地下含水量實在太大了,外加剛剛下過瓢潑大雨。
潑出去多少,一會兒就能滲出來多少。
到頭來白忙活一場,還累的滿頭大汗,一會兒將有一場惡戰,現在過度消耗體力,并不是明智之舉。
戰壕底部也沒好到哪去,淤泥堆積嚴重,一腳踩下去,整個人都站不穩。
肩上扛著彈藥箱的士兵,根本不敢快跑,稍有不慎,就會重重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