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物資他盯了好久,如果沒猜錯的話,騾馬車上裝載的應該是大一批毒氣彈。
日軍這么瘋狂的原因,王奉能大致猜出一二。
無非就是在接連失敗的沖擊下,國內反戰運動持續不斷,為了盡快取得可觀的戰果,本土陸軍參謀部下達命令,允許徐州境內軍隊可以大批量的使用毒氣。
前世他一直有個疑問。
為什么日本不選擇穩扎穩打,像侵占東北一樣,采取蠶食戰略。
若真如此,我們豈有抵抗之力?
可只有置身處地后,才明白了其中的門路。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歷史問題。
明治維新后,日本的政策有一個顯著特點。
每當遇到經濟危機,國內矛盾加劇時,就會加強軍備,發動戰爭,對外攫取資源和轉嫁矛盾
甲午之前,日本政府負擔了將近一個億的巨額債務。
可戰爭勝利后收到了大量賠款,國內經濟驟然復蘇,此外還獲得了半島等地區的廣闊市場,政府大膽放貸,拼了命的刺激國內制造業發展。
吃到了甜頭后。
日本將矛頭指向了俄羅斯,準備勒緊褲腰帶,透支國內經濟,再梭哈一把,發動了日俄戰爭。
最后的結果不出所料,也是以勝利告終。
但這場戰役卻收效甚微。
投入了十幾個億的軍費,得到的回報卻寥寥無幾。
國內經濟徹底崩盤,社會混亂。
日本人發揮了“下克上”的傳統精神,逼得當屆內閣垮臺。
社會更加動蕩了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緩口氣。
再之后,就是扶持偽滿洲國,攫取東北資源。
這一回,可是讓日本吃足了甜頭,全國上下再次勒緊褲腰帶,打算梭哈一把大的。
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矛盾加劇等戲碼又一次上演。
結果卻事與愿違。
華北,西北和東北不同。
農業國基礎設施落后,攫取效率很低,中央政府又寧死不降,扶持不起來與偽滿洲國相當的代理人。
前期投入和后期回報相差太多。
軍國主義就是如此,停止侵略就等同于失敗。
為了不重蹈覆轍,讓日俄戰爭后的場景再次重演,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
再或者開辟第二條戰線
趙方遠走近:“報告長官,第五戰區方面來電!”
“好像是李長官親電!”
王奉回過神:“大致內容是什么,說來聽聽。”
趙方遠掃了一眼電報:“長官,咱們有空軍支援了。”
聽到這話,王奉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什么?”
“你再說一遍!”
趙方遠:“明日第五戰區空軍三大隊將飛至碭山戰場!”
王奉想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
所謂的空軍三大隊,他略有了解。
原本的中央空軍三大隊,在淞滬會戰時就拼光了。
現在的空軍三大隊是由桂系空中衛隊改編而來,飛行員多是廣西人。
目前的國內空軍,蘇聯援華航空隊一心撲在武漢空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