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封?”
“我不是命令第十四師團南下,去攻打商丘嗎?”
岡部直三郎支支吾吾:“這第十四師團在執行第一軍的命令”
軍級編制,是為了適應戰場發展,而組建的臨時編制。
在作戰序列中,歸屬各方面軍指揮。
例如香月清司的第一軍,主要統轄區在山西,隸屬于華北方面軍。
“八嘎!”寺內壽一氣不打一處來,猛地站起身,“香月清司在干什么?膽敢違抗軍令!”
戰時抗命,可是天大的罪過。
尤其是在大兵團作戰中,一旦發現抗命,輕則上軍事法庭接受審判,重則就地槍斃,以正軍法。
但在“下克上”觀念異常深重的日本,這好像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早在忻口會戰時,寺內壽一多次命令板垣征四郎,讓他轉頭去進攻河北保定。
但直接被忽視了。
結果第五師團深陷泥潭,硬生生在忻口碰了個狗血淋頭。
現在板垣征四郎還在預備役操練新兵,徹底遠離了作戰一線。
岡部直三郎站在原地,低頭默不作聲。
香月清司戰前抗命,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太原會戰后期,頂頭上司寺內壽一和香月清司就爆發了矛盾。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抗命不尊!
隨著軍隊侵占華北的地域越來越大,寺內壽一覺得哪里缺兵了,就立馬從第一軍抽調。
今天一個大隊,明天一個聯隊。
好好的第一軍,硬生生變成了華北方面軍的“備用血庫”。
此等做法引起了香月清司的極度不滿,多次提出抗議,但寺內壽一根本不予理睬。
繼續抽調第一軍的兵力。
換來的結果便是香月清司用頻繁的戰前抗命,來表達心中的不滿。
私自扣押本應抽調走的兵力,甚至煽動第二軍,一起向陸軍參謀部控訴。
寺內壽一也較上勁,直接給香月的“問題”定了性——目無長官,不奉調令。
在各種上報軍部的文件中反復提及此事,把第一軍當做典型來反復批評。
還在“抽血”上做的更狠,不僅加緊抽調兵力,連一線部隊的彈藥儲備都不放過。
山西幅員遼闊,地形極其復雜,八路軍在敵后的游擊隊遍地開花,香月清司本就需要大量的部隊來鎮壓掃蕩。
被寺內這么一搞,第一軍應對統治區內的游擊戰,就越來越有心無力。
除此之外,寺內壽一還在些小事上惡心香月清司。
把第一軍司令部的專用飛機全部改換成最老式的,性能最差的飛機。
恨不得飛機出點什么故障,掉下幾個零件,把香月清司活活摔死。
總而言之,二人的梁子越結越深。
眼下在第十四師團的指揮上徹底爆發出來。
寺內壽一還在不停的暗罵,岡部直三郎不想摻和進來,站在一旁假裝聽不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