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抿了口茶葉:“請便。”
陳旅長等人暫時離場,會議室內只剩下王奉這邊的人。
趙方遠有些不放心:“長官,我之前可是聽說邊區那邊窮的很,咱的東西能賣出去嗎?”
“到頭來,可別吃力不討好了.”
王奉:“你說的不錯,確實是很窮,但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深山必有路,絕處總逢生。”
趙方遠撓撓頭,并未著急發問,而是低著頭沉思這句話。
王奉笑而不語。
在他看來,投資八路軍,甚至是投資背后的組織,永遠都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前世的時候他曾查過資料,蘇維埃政權改組成邊區之后,陜北地區曾發起過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部隊閑時開墾種田,自給自足,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當然,“大生產運動”確實有效,但只能維持最低保障,還不足以今天拿到臺面上講。
王奉真正看中的,其實另有他物。
“方遠,不知道你聽沒聽說過陜西三邊食鹽?”
趙方遠想了想:“好像聽過.”
王奉:“三邊地區,即定邊,鹽池縣北部,是由他們陜甘寧邊區直接統轄的核心產鹽區,所產池鹽質量優良,要是放到市場上售賣,恐怕要被哄搶啊!”
趙方遠恍然大悟:“原來長官您早就想好了,鹽業自古以來都是暴利行業,如果運作得當的話,確實能賺到不少的財政經費,但是他們能同意嗎?”
鹽,作為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肯定掌握在自己手里是最好的,怎么可能會允許外人來染指。
王奉:“昨天我讓內務部發人查過了,年初的時候,他們邊區政府公布了一份《邊區經濟建設工作報告》,算不上什么內部絕密資料,在這報告上就明確提出了,要組織鹽業開采,他們沒有工業設備,產量很難提高上去。”
“雖然現在是國共合作時期,八路軍的軍費由國民政府來承擔,但是這種東西,尤其是所謂的合作,有時候也不能太當回事,我能想明白,他們的領導人也一樣能明白,既然想要自給自足,就繞不開鹽業!”
“聽說了嗎?現在國民政府已經開始對邊區實施經濟封鎖,他們比咱們還要急。”
“更何況,之前延長油田的合作已經開了先例,我估計此事.十之八九能成!”
趙方遠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長官高見!”
宋文杰點點頭,補充說:“現在沿海的產鹽區基本都落入日本人之手,山西運城的鹽池也被日本占領,國內人民池鹽的選擇不多,除了四川的井鹽,寧夏,青海和三邊的池鹽礦鹽。
“但四川的鹽要供應重慶國府,青海路途遙遠,寧夏產鹽量不大,要是能和八路軍達成合作,增加產量,把食鹽銷往國統區,就能賺大錢!”
王奉滿意的笑了笑。
不愧是搞后勤經濟的,說話就是能說到點子上。
“此外就是工商業和金融行業,這兩方面目前在他們邊區還沒有展現出來,但我相信,市場潛力是巨大的!”
宋文杰忍不住夸贊:“沒想到長官這么懂經濟。”
王奉揮了揮手:“皮毛,皮毛而已!”
工商業和金融行業,他前世也查過資料,現如今具體數字不記得了,只記得發展勢頭不錯,潛力非凡。
現在的八路軍在他眼中,就是一個必定會騰飛的潛力股,別管是哪個方面,都可以閉眼投。
穩賺不賠!
尤其是金融行業。
國共合作后,原本的蘇維埃國家銀行改組成陜甘寧邊區銀行,當下看起來作用不大,卻是將來對抗國民政府經濟封鎖的利器。
有些時候,戰爭,并不只發生在戰場上
不一會兒的功夫,陳旅長一行人返回座位上。
王奉直了直身子:“陳旅長果然是兵貴神速啊!”
陳旅長笑了笑,開口說話的是一旁的文職人員,王奉老早就注意到他了,估計是延安方面的代表。
“王長官,請問你想在什么方面和我們達成合作,能說的再具體些嗎?”
王奉如實說:“三邊池鹽!”
“我們出工業設備,幫你們培訓成熟的鹽業工人,就像延長油田那樣,產出的鹽咱們分成,不知貴方意下如何?”
文職代表一愣。
大力發展鹽業的政策剛提出來,長治和延安相隔甚遠,對方是怎么知道這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