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繼續說:“你們邊區的鹽礦我也有所了解,管理松散,目前仍以群眾自發開采為主,要是能引入機械生產,多了我不敢保證,產量至少能擴大十倍,如果你們愿意的話,銷路問題我也可以幫你們解決!”
“我計算過,按照現在的鹽價,假設每馱驢子能運載150斤鹽,每年運出去30萬馱,至少能換回3000萬元的物資!”
此話一出,不僅是延安來的文職代表,就連陳旅長和李參謀也大為震驚。
出口30萬馱食鹽!
換回3000萬元的物資!
身為一線軍事長官,陳旅長可太清楚作戰物資的重要性了。
現在各部隊最缺的不是糧食,而是藥品,武器彈藥。
原本386旅主力在正太線附近打游擊戰,但為何會在收到到長治危急的消息之后,立刻馬不停蹄的趕過來。
原因只有一個。
守備軍太他娘的富了!
參加保衛長治的戰斗,哪怕是在敵后作戰,也會偶爾享受到守備軍完備的后勤供應體系。
一次補給的藥品,都夠李云龍忙活小半年的了。
按照原本計劃,率先趕過來支援的是771團和772團,奈何被李云龍聞到肉腥味了,跑到旅部一哭二鬧三上吊,恰逢此時正太線根據地又出了狀況,硬生生讓他撈到了這次機會。
見李云龍嘗到了甜頭,孔捷也不甘示弱,老話說得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文職代表低頭沉思。
其實哪怕沒有成規模的生產,三邊池鹽的產量也不低。
差就差在運輸能力和國民政府的經濟封鎖上。
要是能解決這兩點,產量再大幅提升,遠了不敢說,五年之內邊區政府的發展將不會再受到財政問題的困擾。
在來的路上他看的清清楚楚,守備軍有大量的機動車輛,再加上王奉本身的威名,或許真的能解決銷路問題。
文職代表打開筆記本:“那請問這個合作,應該如何進行下去?”
王奉聳了聳肩:“很簡單,就像長治油田那樣,我們提供生產設備和工程師,你們提供鹽礦和工人,組建一個鹽務公司,產量五五分成”
文職代表表情凝重,將王奉說的話全部記在筆記本上,隨后看了陳旅長一眼。
“王長官,合作開采池鹽的事情,我們還需要和組織請示一下,今天未必能給您明確的答復,還請見諒!”
這個延安來的文職代表一看就是個讀書人,知識分子,說話有板有眼的,還挺官方正式。
和李云龍那個大老粗不一樣!
王奉笑了笑,站起身伸出手:“無妨,你回去之后慢慢請示,有錢大家賺嘛!你說是不是?”
文職代表:“王長官再會!”
陳旅長敬了個禮:“希望有一天,咱們還能并肩作戰,最起碼不要成為敵人!”
王奉:“一定一定!”
————————
當日下午。
王奉坐在辦公室內,接收到了八路軍方面的回電。
看著眼前的電報,他不禁咋舌:“回復的這么快?不是說至少得等到明天嗎?”
趙方遠笑著說:“可能是他們比較重視這件事吧,緊急召開會議商討此事,四五個小時也能得出定論來!”
王奉點點頭:“具體的合作細節就交給宋文杰去對接吧,告訴他不必太苛責,必要時可以適當的讓出一些利潤,就當是混個好人緣了!”
趙方遠應了一聲:“是!”
王奉站起身:“通知一下各縱隊軍事長官,一個小時后召開緊急會議!”
趙方遠疑惑的問:“長官,是關于軍隊整編的事嗎?”
王奉點點頭:“目前咱們有八個縱隊,統轄的地理范圍也逐漸擴大,現有的軍事體系,恐怕已經不適用了。”
軍事整編的事,他在心中醞釀了許久,早在進攻菏澤的時候,就已經打好了腹稿,回到長治之后,又和趙方遠商討了一陣,趁著現在給部隊損失嚴重,正在休整,得抓緊把這件事落實下去。
趙方遠敬了個禮:“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