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是,參謀本部并沒有將此事通報給他。
不僅如此,外務大臣宇垣一成大將在上奏時,也請求天皇陛下不宜對蘇聯采用武力。
如此一來,被蒙在鼓里的只有衫山元,當下屬部隊問及處理意見時,他只好模糊回答,并沒有嚴令禁止軍事行動。
這些事情,還是在他回到東京之后,才陸續知道的。
但已經晚了!
第十九師團擅自決定進攻,趁著蘇聯軍隊沒有防備,奪占了張鼓峰關鍵地區。
衫山元看向窗外:“還有多久到皇宮?”
東條英機:“差不多還有五分鐘。”
衫山元深吸一口氣,手心攥緊了一把汗,坐立不安。
——————
皇宮東一廳。
泛黃的會議室內。
裕仁神色凝重,坐在象征皇權的座椅上,目光冷冷地掃視兩側的群臣。
“為什么!
“是誰下達的進攻命令!”
長桌兩側,一眾文武官員屏住呼吸,私下里互相張望,心里也都泛起嘀咕。
“到底是誰下達的進攻命令?”
見沒人說話,閑院宮載仁親王率先站出來:
“陛下,事情已經發生,也沒辦法了,當務之急還是要盡量避免事態擴大化。”
外務大臣宇垣一成站出來:“陛下,現在蘇聯人拒絕和我們開展任何一場外交會談,如果這次事件處理不好,還有可能引發大規模戰爭!”
裕仁額頭青筋暴起:“衫山君,朕需要一個解釋!”
衫山元低著頭,聽到天皇喊自己的名字,立馬站起身:
“陛下,此次事件,是關東軍下屬部隊的私自行為,臣事先也并未收到任何消息。”
裕仁:“衫山君,你是在推脫責任嗎?”
衫山元嚇了一跳,趕忙解釋說:“陛下,微臣不敢。”
見對方嚇成這個樣子,裕仁不再逼問衫山元。
他其實也知道,張鼓峰事件,并非陸軍大臣一人之過。
在日本陸軍內部,存在一個隱秘的政治組織“一夕會”。
該組織成員有很濃重的“北進”情節。
不停的在陸軍,甚至內閣渲染“蘇聯威脅論”,認為當下除去中國外,蘇聯是帝國最主要的敵人。
但現在這個組織,已經基本銷聲匿跡了。
核心頭目——陸軍省軍務局長永田鐵山,被視為統制派的中心人物。因壓制皇道派等原因,1935年被皇道派軍官相澤三郎所殺。
手下的四名得力干將。
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相繼折損在中國戰場上。
坂垣征四郎因忻口會戰失利,被調到了預備役,徹底遠離陸軍權力中心。
這會兒應該正在訓練新兵。
只剩下磯谷廉介,在臺兒莊戰役失敗后,被調到了關東軍任參謀長,繼續暗中宣傳“北進”戰略。